應急管理與輿情應對通識 唐鈞 9787515030517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國家行政學院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369
商品編號: 9787515030517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書籍均為代購,我們向大陸付款發訂後即無法取消,為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下訂前請慎重考慮!下訂前請慎重考慮!謝謝。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505*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應急管理與輿情應對通識
ISBN:9787515030517
出版社:國家行政學院
著編譯者:唐鈞
叢書名:幹部履職通識教育系列
頁數:xxx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734911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融合國內外典型案例,全面提升風險治理、應急處突、輿情回應實踐能力。

內容簡介
該書系”幹部履職通識教育系列”中的一本,內容聚焦幹部亟需掌握的應急管理與輿情應對核心能力,構建全週期、多維度的實戰知識體系,以”風險全鏈條管控”和”輿情全流程引導”為主線,系統闡釋”事前-事發-事中-事後”四個關鍵階段的操作框架。全書理論體系創新、獨創三維知識矩陣,實踐指導精準、總結分析國內外經典案例,方法工具實用、提供標準化工作流程參考,是幹部履職過程中培養”防救結合”的治理思維,破解”本領恐慌”困境不可多得的參考指南與案頭實用書。

作者簡介
唐鈞:中國人民大學公共治理研究院副院長、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全國風險管理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310)副主任,國務院安委辦專家組專家成員,國家消防救援局特約研究員。研究方向為:風險管理、應急管理、機構改革、輿情應對、社會治理。主持科研課題四十余項,出版專著十餘部,發表學術論文百餘篇。

目錄

第一章 應急”事前部署”和安全格局 001
第一節 樹立高質量安全發展理念,構建涵蓋”長中短、
全方位”的安全架構 001
第二節 優化公共安全格局,構建發揮各方優勢的社會局面 018
第三節 健全應急預案體系,強化事前的應急方案準備 026
第二章 應急”事發響應”和風險干預 041
第一節 “扼殺苗頭”,干預處於”臨界點”的風險項 042
第二節 危機爆發,快速啟動”智能—專業—聯動”組合
式響應 049
第三節 運用事發”危機決策三要素模型”,為快速、高
效響應提供支持 055
第三章 應急”事中攻堅”和救援安置 065
第一節 全面切斷”鏈式反應”,防止危機升級惡化 066
第二節 應對救援”持久攻堅戰”,強化”救援成鏈” 073
第三節 全面提升涉災區域群眾的服務管理質效 081
第四章 應急”事後學習”和風險防範 097
第一節 抓緊開展全面複盤,系統梳理和應對”硬傷、漏洞、
短板” 098
第二節 危機學習,落實安全風險的全域整改 111
第三節 持續構建良好的安全文化,切實提升風險防範和安全
發展水平 125
第五章 輿情”事前籌謀”和全域謀略 131
第一節 鞏固輿情”標本兼治”觀念,部署”輿情風險整體
治理系統” 131
第二節 把握”輿情態度”結構,籌備”多元輿情群體”應對方案 143
第三節 落實完善”輿情風險評估”機制,強化輿情”安全風險
預警”功能 149
第六章 輿情”事發回應”和守正避錯 167
第一節 快速把握”輿情底數”,籌備輿情回應方案 167
第二節 堅決守住”輿情底線”,規避輿情發佈”本能反應失誤” 177
第三節 依據輿情傳播的”四層次模型”,針對性開展輿情結構化
回應 186
第七章 輿情”事中疏導”和危機公關 199
第一節 持續開展”輿情疏浚”,發揮”信息管道”正能量 200
第二節 實施”輿情疏導三降策略”,改善輿情氛圍 207
第三節 依據”輿情責任模型”,實施”複雜輿情的攻堅戰” 215
第八章 輿情”事後治理”和根源共治 223
第一節 輿情應對複盤和”改硬傷、堵漏洞、補短板” 223
第二節 化解輿情風險”疑難雜症”,實施公共關係”立體化改革” 235
第三節 共治輿情風險根源,構建”輿情利益共贏格局” 244
前 言
應急管理與輿情應對是黨政領導幹部的”必修課”。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幹部培訓班開班式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幹部特別是年輕幹部要提高政治能力、調查研究能力、科學決策能力、改革攻堅能力、應急處突能力、群眾工作能力、抓落實能力,勇於直面問題,想幹事、能幹事、幹成事,不斷解決問題、破解難題。
《應急管理與輿情應對通識》圍繞應急管理與輿情應對兩大主題,從”事前—事發—事中—事後”4個階段、24個板塊,總結出57個理論模型、185項原創知識點,深入剖析黨政機關幹部在風險治理、應急處突、輿情回應及相關工作中的機理、實踐要務、優化方向,並為制度完善、能力提升提出系統性、可操作性的對策建議。
階段一:應急管理與輿情應對的”事前階段”
“事前階段”是指突發事件(包括突發輿情事件)爆發前的階段,工作重心在於”天晴修屋頂”,通過樹立理念、健全格局、完善機制等,為應對突發事件,全面做好快速、專業且富有成效的準備,夯實堅實基礎。
板塊1:樹立高質量安全發展理念,落實統籌發展和安全的系統化戰略體系。上策是全面優化統籌安全和發展的頂層設計;中策是以典型安全風險場景為切入點,開展針對性的”前饋—短臨—複合”干預策略;下策是迅速開展生命救治和韌性速逆,力爭損失最小化。
板塊2:充分適配” 應急、管理、公共”三種屬性,優化公共安全體系架構。一是系統梳理” 應急、管理、公共”三種屬性,力爭建成快速、高效、公允的安全格局;二是推進屬性轉換,依據突發事件的具體特徵進行靈活適配,構建以應急屬性為主的安全格局;三是促進三種屬性的深度融合,建立健全合力共治的安全格局。
板塊3:全面健全應急預案體系,做足應對突發事件的綜合準備。一是編制標準化的應急預案,將預案內化為” 本能”,避免失誤;二是針對複雜場景建立健全跨區域、跨部門的” 複合預案”,合理應用情景構建提升全流程、全要素的風險應對能力;三是結合” 比例原則”,依靠” 動態預案”,系統部署”梯次響應”輿情”事前籌謀”是”完善輿論引導機制和輿情應對協同機制”的關鍵佈局,目標是通過頂層設計,力爭提前防範化解、最低失誤地統籌應對、最低損害地疏解引導輿情事件。
板塊4:鞏固輿情” 標本兼治”理念。圍繞” 謀”這一核心要素,掌握輿情” 標本兼治”模型、輿情風險” 冰山效應模型”,理解輿情” 標”和” 本”的關係與機理,樹立” 標本兼治”的輿情治理觀;推動輿情”謀— 守— 疏— 治”模型的現實應用。
板塊5:把握” 多元輿情群體”結構。立足” 社會心態181 結構”模型、輿情群體” 立場分佈— 影響力量”不匹配模型等模型機理,通過對” 輿情表達”“ 輿情訴求”“ 輿情立場”的全方位掃描、風險識別、風險評估、風險分析,開展社會評價的風險管理,因時制宜、提前準備” 10% —80% — 10%”三段群體的輿情方案。
板塊6:強化輿情” 風險預警”功能。落實” 穩評 輿評”的風險評估機制;發揮輿情” 安全風險預警”的社會價值,掌握輿情風險預警在” 點、線、面、體”機理及典型應用場景;以輿情風險管理預警功能的開發與強化,推動輿情工作關口前移;力爭杜絕輿情” 誤判”“ 誤警”等認知誤區或操作失誤。
階段二:應急管理與輿情應對的”事發階段”
“ 事發階段”是指突發事件出現風險苗頭或爆發(通常指2 小時內),或突發輿情事件爆發初期(通常指24 小時內)的階段,工作目標是”速滅源頭”,運用多種工具,啟動應急力量,盡可能遏制危機爆發或升級的同時,規避決策或行為失誤。
板塊7:快速干預” 風險苗頭”,力爭” 打早、打小、打了”。一是實風險監測,結合” 三重危機”和” PR-RI”模型,持續調整優化風干預” 臨界點”;二是同步開展” 社會預警”,發揮” 行政部門— 專業主體—社會各界”的優勢,形成”組合式”風險預警;三是針對”臨界點”開展緊急干預,力爭防止風險兌現。
板塊8:危機爆發時啟動” 智能— 專業— 聯動”組合式響應,及時處置風險。一是開展” 智能響應”,快速定位風險,開展智能監測和自動應對;二是發揮”
第一響應人”隊伍和專業隊伍的獨特優勢,” 梯次”展應急處置,高效應對風險;三是啟動必要的” 聯動響應”,風險應對全覆蓋。
板塊9:運用” 事發危機決策三要素”模型,為快速、高效響應提供支持。一是迅速篩選” 關鍵信息”,快速掌握危機態勢;二是靈活運用” 決策機制”,利用現場指揮系統開展跨部門和多層級的危機決策;三是牢固堅守” 執行準則”,落實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危機決策,強化制度保障。
輿情”事發回應”本質上是”緊急狀態下的本能反應”和”有限理性的危機決策”,需貫徹落實” 以人民為中心”的指導精神,開展穩妥、有效的輿情回應工作。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