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機中的變革-清末政治中的激進與保守 蕭功秦 9787203135746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山西人民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566
商品編號: 9787203135746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書籍均為代購,我們向大陸付款發訂後即無法取消,為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下訂前請慎重考慮!下訂前請慎重考慮!謝謝。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505*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危機中的變革-清末政治中的激進與保守
ISBN:9787203135746
出版社:山西人民
著編譯者:蕭功秦
頁數:xxx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734864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從戊戌變法到清末新政,一個王朝的掙扎與自救! ◎錯過時間窗口的改革,對清政府意味著什麼? ◎激進與保守的博弈,如何影響中國近代歷史的發展? ◎危機時代的變革,會陷入怎樣的矛盾與困境?

內容簡介
本書是著名學者蕭功秦的代表作,聚焦於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中國,探討面臨西方挑戰和民族危機的雙重壓力下,晚清的一系列變革如何走向失敗。為什麼在西方挑戰持續衝擊近六十年後,陷入重大危機的帝國才投身變革;洋務運動之後,中國為何沒有轉入近代化國家的行列,又為何經歷戊戌變法和清末新政,也不能避免清政府消亡;危機時代的變革,激進與保守的博弈,又會陷入哪些矛盾與困境? 實際上,遲滯的改革必將導致不成熟的革命,雖然在後世看來,辛亥革命具有推翻帝制的偉大意義,但中國卻從此陷入持續數十年的”弱國家”狀態,此後的民初內閣危機、二次革命、軍閥割據與統一國家的日益碎片化,都可以從晚清改革的失敗中得到解釋

作者簡介
蕭功秦 著名歷史學者。上海師範大學人文學院歷史系教授、復旦大學當代中國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上海交通大學國際與公共事務學院政治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曾應邀在德國、瑞士、法國、日本、美國、新加坡、臺灣與香港等地大學與研究所從事訪問研究。主要研究領域為近代中國思想文化史、當代中國政治思潮史等。代表著作有《儒家文化的困境 :近代士大夫與中西文化碰撞》《家書中的百年史》等。

目錄

第一章  中國近代變革的文化背景
第二章  從鴉片戰爭到甲午戰爭: 中國對西方挑戰的基本反應
第三章  清末變革新階段的來臨
第四章  戊戌人士的變革心態與政治戰略
第五章  政治衝突的兩極化與戊戌變法的失敗
第六章  戊戌激進主義與中國 “很好性”政治文化
第七章  清末新政:走向現代化的第三次選擇
第八章  辛醜變法:清末新政的序幕
第九章  近代中國人對西方立憲的 “文化誤讀”
第十章  英國模式與日本模式: 清末立憲派的兩種選擇
第十一章  保守與激進: 反對派與立憲派的思想論戰
第十二章  立憲緩行派為什麼主張 “開明專制”
第十三章  科舉制的廢除與清末游離態的社會動員
第十四章  慈禧、光緒之死與清末權力真空的形成
第十五章  從速開國會運動看清末政治參與危機
第十六章  清末的權威危機與保路運動
結  語
附錄一:走向靜悄悄的革命
——略談清末大變動時代的幾個人物形象 附錄二:清末新政與改革的政治學
——思想手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