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本書以甲骨文為核心線索,結合地下發掘材料、出土文物及典籍記載,從漢字的最初形態出發,深入解讀先秦時期的社會風貌,讓讀者從獨特的角度窺探 3000 年前古人的生活細節,探尋歷史文化源頭,這種研究和寫作視角新穎且別具一格。 涵蓋先秦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如社會日常中的書寫習慣、出行方式、度量衡與貨幣;用餐習慣包括三餐起源、食物種類、烹飪器具;穿衣規則涉及服飾所體現的階級差異、各類飾品與身份象徵;宅文化包含建築演變、傢具發展;還有婚喪習俗、信仰樂舞、動物飼養與利用以及各種產物工藝等,為讀者呈現出一幅完整的先秦生活畫卷 。 將嚴謹的學術知識轉化為有趣的故事和通俗易懂的敘述,每一篇都充滿知識趣味。如講述毛筆書寫習慣的形成與竹簡的關係,馬成為貴族寵物的原因等,使讀者在輕鬆愉悅的閱讀中增長見聞,深入了解中國古代文化,打破了學術書籍枯燥難懂的刻板印象。 雖不是純學術著作,但採取學術性態度,資料均有依據,部分文章是對專門研究報告的篩選與組織。在保證內容準確可靠的同時,語言通俗易懂,適合不同層次讀者閱讀,既滿足專業學者的研究需求,又能讓普通讀者輕鬆走進先秦歷史。內容簡介
本書從甲骨文承載的歷史文化信息入手,以生動有趣的方式,帶領讀者穿越時空,深入了解先秦時期中國古人的日常生活和社會風貌。通過豐富的考古發現、出土文物以及典籍記載,作者將古代漁獵農耕、起居飲食、衣服住物、天文地理、戰爭祭祀等方面的內容娓娓道來,使讀者彷彿置身於那個遙遠而神秘的時代。 本書不僅是一部關於古代生活的百科全書,更是一部融合了歷史、文化、科技等多方面知識的綜合性著作。通過閱讀本書,讀者不僅能深入了解先秦時期的社會風貌,還能從中汲取豐富的歷史文化知識,感受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這本書不僅是學術研究的重要參考資料,也是廣大讀者了解古代中國的一扇窗口。作者簡介
許進雄,台灣高雄人,1941年出生。台灣大學中文研究所畢業后,於1968年受聘加拿大多倫多市皇家安大略博物館遠東部整理館藏的商代甲骨文字,並於1974年取得多倫多大學東亞系博士學位,1977年起在該系教授中國文字學、經學史、中國古代社會等課,歷任副教授、研究員、教授等職。 對甲骨研究特有專精,發現甲骨鑽鑿形態斷代法,于安陽博物館甲骨展覽廳被評為對甲骨學有貢獻的二十五名學者之一。著有《殷卜辭中五種祭祀的研究》《甲骨上鑽鑿形態的研究》《明義士所藏甲骨文字》《中國古代社會》(中、韓、英文版)、《簡明中國文字學》等十幾本專著,另有論文四十余篇。目錄
在先秦,你需要知道的社會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