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以中國為代表的新興國家長期保持貿易順差,而美國卻長期保持貿易逆差,這種貿易不平衡狀況被稱為外部經濟失衡。外部經濟失衡雖然表現為貿易失衡,但背後是國際分工、資本跨國流動、經濟發展階段、國際貨幣體系等變量綜合作用的結果。如何把這麼多宏觀經濟變量納入國際貿易分析框架,是對現有國際貿易理論的拓展。本書從金融發展和國際分工的角度分析了外部經濟失衡的原因以及應對措施,既有一定的學術價值,也有一定的現實價值。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外部經濟失衡的文獻綜述
第二節 外部經濟失衡的歷史回顧
第三節 外部經濟失衡的今昔對比
第二章 中國對外貿易失衡的結構分析
第一節 中國對外貿易不平衡的技術水平分析
第二節 中國對外貿易不平衡的產品質量分析
第三節 中國對外貿易不平衡的行業要素密度分析
第四節 中國與主要貿易夥伴國的貿易失衡結構分析
第五節 結論及政策建議
第三章 金融發展對貿易失衡結構的影響分析
第一節 金融發展水平和貿易失衡結構的測算
第二節 金融發展對貿易結構影響的面板回歸分析
第三節 結論
第四章 金融發展、出口替代與貿易失衡
第一節 模型分析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