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上的經濟學.宏觀數據 宮路秀作 9787308259194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浙江大學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432
商品編號: 9787308259194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書籍均為代購,我們向大陸付款發訂後即無法取消,為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下訂前請慎重考慮!下訂前請慎重考慮!謝謝。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505*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地理上的經濟學.宏觀數據
ISBN:9787308259194
出版社:浙江大學
著編譯者:宮路秀作
頁數:xxx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734742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一個地理老師的所見所感
看似無關的知識也可以相互連接形成一個故事。隨著知識的增加,這些知識相互連接,你能看到的世界就會越來越有趣。
少子老齡化會為世界帶來什麼?
為什麼說經濟是”土地和資源的爭奪戰”
為增加勞動力,應不應該歡迎移民?
集裝箱吞吐量增加意味著怎樣的未來?
能夠將迄今為止在頭腦中散亂的知識整合起來,形成一幅完整的圖畫。
到那個時候,各位讀者就能真正走近”世界經濟的真相”。

內容簡介
本書是前述暢銷書《地理上的經濟學》的續作,依然用地理的視角闡釋了各種經濟現象的成因。不同於前作的是,本書更多使用具體詳實統計數據來論證觀點。以統計數據為切入點,更加具體生動地闡述了世界各地的各種地理因素是如何產生的,這些地理因素又是如何影響了經濟現象。
我們所見所聞的統計數據強烈反映了時代的形勢和趨勢,統計可以說是經濟活動的”結果”。
通過拆解數據,追問、細思”為什麼”,就可以理解世界運行的方式和道理。
不需要死記硬背統計學知識,而要去接近、去探求背後的景觀。

作者簡介
宮路秀作
他以”東大地理”聞名,是日本真正的金牌教師,從2007年開始連續9年被選為日本教師評選第一名!
他的地理課深入淺出,最終指向對整個世界的立體瞭解。他開設的所有課程五星滿意度均超過90%,他的課程指導思想是:”地理就是地球上的道理。”
宮路秀作於2017年出版的《地理上的經濟學》成為暢銷書,因為這本書”為地理學的宣傳和普及作出了貢獻”,他也獲得了2017年度的日本地理學會獎(社會貢獻部門)。
已出版的作品包括《地理上的經濟學》(鑽石社出版,浙江大學出版社出版中文版)、《目瞪口呆的地理講座》(學研 Plus 出版)、《從漫畫學地理》(KADOKAWA 出版)、《詳細中學地理》(文英堂出版)、《改訂版中學地理一本書全懂》(簡記出版社出版)等。
譯者:
王紫嫣,2014年赴日留學。曾就讀於北京師範大學、東京學藝大學、築波大學心理學專業。後就職於日本IBM、日本微軟,從事與數據相關的IT工作。

目錄

目錄

序  章 理解經濟的”6 個視點”
少子老齡化會為世界帶來什麼? 002
經濟是”土地和資源的爭奪戰” 004
唯一的生存之道就是磨煉自己的”優勢” 006
從”產業革命”來解讀世界的未來 008
工業發達國家也是農業發達國家 010
經濟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的兩立 012
第1章 人口與數據——殘酷的未來與挑戰
從人口的角度解讀”今後會成長的國家和地區” 016
預測經濟離不開”勞動者的比例” 020
用數據來揭示世界的”超老齡化” 024
少子化在日本急速發展的兩個理由 027
亞洲和歐洲的比較!人口增加的原理 030
由GNI解讀人口小國的優勢 032
與經濟發展相關的”人口轉型”是什麼? 035
世界勞動生產率最高的國家是哪個? 038
在技術變革中失業的,不是中老年人而是年輕人 040
席捲巴西的”新興國家少子化問題” 043
石油國家避免少子老齡化的獨有戰略 045
為增加勞動力,應不應該歡迎移民? 047
難民的真相——難民與經濟的關係 051
第2章 資源與數據——愈演愈烈的爭奪戰
從”出口餘力”解讀資源戰爭 056
“原油將在 30 年內枯竭”是真的嗎? 059
美國已成為世界最大的原油生產國:今後的展望 062
煤炭和天然氣的優勢在於”穩定供應” 065
“頁岩革命”是如何改變資源戰爭的? 067
不依賴石油的國家採取了什麼戰略? 070
隱藏的資源大國在哪裡? 072
植物油的爭奪戰已經開始 075
日本正面臨的”木材爭奪戰”是什麼? 079
日本是世界第五大可再生能源國家 082
南美和非洲森林破壞的原因 086
第3章 貿易與數據——透露出國家間的考量
貿易的基礎:進軍國內還是國外市場? 092
“從美國轉向亞洲”:日本的生存策略 095
通過數字理解”美國優先”的歷史 098
世界工廠——中國的優勢和劣勢 102
繁榮的國內市場,東盟的崛起 105
為擴大區內利益,歐盟有哪些考量? 107
從農業國轉為工業國!馬來西亞的生存戰略 109
1960 年與 2010 年的比較!澳大利亞與世界經濟 112
瑞士布下的”外匯戰爭”是什麼? 116
在技術貿易中賺錢和虧錢的國家有什麼區別? 119
從進口向出口的轉型——韓國的產業變遷 122
從”直接投資”來解讀日本和亞洲的聯結 125
經濟全球化——為什麼要對發達國家進行投資 128
第4章 工業與數據——世界工廠的前路
支撐金磚國家經濟發展的”兩個共同點” 134
硅谷發展的合理背景 136
汽車之爭——中國 vs印度 140
法國成為世界最大汽車出口國的理由 143
今後汽車銷量好的國家和銷量差的國家 146
日本、中國、韓國——三足鼎立的造船業 148
亞洲獨佔鰲頭!集裝箱吞吐量增加意味著怎樣的未來? 151
海洋國家的競爭——船籍業務的基本策略 153
國營還是民營?向美國學習鐵路商業化 156
產業機器人和汽車的密切聯繫 158
從常規武器的進出口來解讀世界的緊張局勢 160
第5章 農業與數據——人類能生存下來嗎?
世界糧食狀況——有餘力才可以出口 166
世界三大穀物:大米、小麥、玉米的特徵 169
經濟與家畜——牛、豬、羊和人的關係 171
歐洲的肉食文化是農業發達的結果 174
印度成為世界最大的大米出口國的理由 176
世界人口與穀物產量成正比 179
水資源今後會怎樣——急增的工業用水 181
南瓜告訴你:經濟與氣候 184
日本應當全力推進的對策”食物里程”與”地產地消” 187
彌補勞動力不足——農業領域的第四次工業革命 190
激怒美國的歐洲農業政策是什麼 192
農業大國印度的地理優勢 194
俄羅斯成為穀物出口國的曲折之路 197
越南的大米出口量激增的原因 200
通過茶葉的栽種瞭解殖民地貿易的歷史 203
導致非洲食物不足的”花生問題”是什麼? 205
從月季來瞭解荷蘭和非洲諸國的關係 207
通過漁業可以預測正在發展的國家 209
日本是世界第二位的水產品進口國 212
第6章 環境與數據——上天賦予的地理優勢
厄爾尼諾現象招致的經濟危機是什麼? 218
平成時代的”米騷動”和關於”食育”的思考 223
為什麼西亞的土地變得貧瘠? 227
埃及享受到的世界遺產經濟效果 230
從發達國家轉向發展中國家:海外旅行與經濟 232
非洲各國營養不足問題的兩個原因是什麼? 234
非洲和歐洲的經濟聯繫和歷史 236
從新城來理解城市 人口 經濟的聯繫 238
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汽油攻防戰 241
從二氧化碳來解讀今後的經濟發展 243
結束語  一個地理老師的所見所感 246
卷末資料  統計越比較越有趣 251
參考資料一覽 266
前 言
譯者序
本書作者宮路秀作是日本有名的金牌地理講師。他有一句廣為流傳的名言:”地理,就是地球的道理。”
在日本,高中升大學的過程主要包括全國統一的”中心考試(共通考試)”和各個大學自行組織的”校內考試”兩個階段。宮路秀作作為地理名師,既擔任了”共通考試”“東京大學入學考試”等應試課程,也開設了”All About 地理”,”從世界遺產學地理”等趣味性較高的課程。因為授課內容有趣又易懂,把許多原本需要死記硬背的地理知識的原理講得深入淺出,深受學生和家長的好評。也憑藉作為地理老師打響的名頭,得以參與其他的地理科普活動,撰寫書籍,登載報刊專欄,參加廣播節 目,舉辦現場講座,製作視頻網站等。
2017 年,宮路秀作出版了暢銷書《経済は地理から學べ !》,其中文版《地理上的經濟學》由浙江大學出版社出版。該書從地理的視角解讀了世界經濟是如何形成的。雖然主要面向備考的高中生,但因內容通俗易懂又富有獨特見解,在日本市場反響熱烈,吸引了眾多成年讀者。很快就重印至第七版,並被翻譯引進多個國家和地區。
本書是前述暢銷書的續作,依然用地理的視角闡釋了各種經濟現象的成因。不同於前作的是,本書更多使用具體翔實統計數據來論證觀點。以統計數據為切入點,更加具體生動地闡述了世界各地的各種地理因素是如何產生的,這些地理因素又是如何影響經濟的。這些經濟現象,既包括較為宏大的議題”日本老齡化是如何變化的”,也包括更貼近生活的”為什麼日本超市冬天可以買到南瓜”。相信許多讀者腦海中原本擁有的模糊印象,可以通過閱讀本書獲得更為清晰的整體畫像。也有一些對經濟現象先入為主的錯誤或者陳舊觀念,可能可以通過本書的閱讀得到更新。
本書的作者和最初的讀者都說日本人,許多解說也會以日本人的常見知識觀念為背景。例如關於世界經濟的解說可能最終會落腳在日本的實際情況、日本的現實對策、日本與國際形勢的比較等方面。日本讀者可以對比本書的講解和自己日常的觀察有更切身的體會,而中國讀者可能會對這些日本經濟生活的常見現象感到困惑和迷茫。又如許多日本人可能根深蒂固地以為日本的經濟體量是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位,而事實上日本在經歷了 20 世紀 80 年代末到 90 年代初期的輝煌後,已經在 GDP、貿易額等指標中大幅落後於中國。本書旨在打破這些固有的錯誤觀念,為讀者帶來經濟上的真相。
日本作為中國一衣帶水的鄰國,既有其獨特的地理風貌和社會價值體系,又有許多與中國相似的文化根源,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也有許多值得中國借鑒的成功或失敗的經驗。雖然不足以彌補各國讀者固有知識差距,但我在翻譯過程中,對日本社會中常見而我國讀者可能不熟悉的經濟現象和固有觀念盡力補充了一些譯者注解。希望大家在學習地理、經濟、統計的相關知識的同時,也能對日本的經濟觀念和社會認知有更好的理解。
本書在日本出版於 2021 年,儘管作者在寫作時盡力引用了最新的統計數據,但由於各章 節 成書先後和各項統計發佈時間的不同,所引用數據多為 2017-2020 年間的數據。由於本書中引用的統計數據極大地決定了正文的論述內容,在翻譯中我們並沒有更新這些數字。我在 2023 年接手了本書中文版的翻譯工作,而翻譯成稿後,編輯、排版、校閱、出版發行,也會花費一段時間。當中國讀者見到這本書時,距離作者寫作時可能已經過了六七年的時光。在此期間,全球經濟格局與作者寫作時已經有了許多翻天覆地的變化:新冠疫情暴發並持續影響;疫情導致全球供應鏈危機;美國政治變化帶來經濟政策的重大變化;中美貿易局勢愈發緊張;人工智能技術快速發展,等等。所有這些重大事件在本書成書時都難以預測和很難想像,使得許多從前的統計數字可能不再能準確描述當下的世界經濟情況。
雖然本書介紹了許多統計數據,但相比於數字本身,我更希望讀者們可以通過閱讀本書,學會如何理解數字與數字間的關聯,如何通過數字解讀經濟現象,又如何通過經濟現象理解日常生活中的實際體驗。在感興趣的章 節,讀者朋友們可以查閱最新的統計數據,看看本書成書後的這些年又發生了什麼新的變化,和自己的體感是否一致。在一些以日本生活為背景的章 節,也可以去查一下中國的相關數字是怎麼樣的,是否有和日本相似的傾向,為什麼是,或者為什麼不。
希望中國的讀者朋友們也可以通過本書理解並欣賞地理、經濟和統計之間的密切關係。無論您是學生還是成人,是否有地理和經濟學相關的背景,都能從本書中獲得啟發和樂趣。
王紫嫣
2025/1/27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