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以新一輪高水平開放開發為背景,探討我國跨境旅遊合作區如何調整發展思路,突破邊境障礙,實現商品、資本、人員、信息、技術、管理等產業發展要素在跨境旅遊合作空間的集聚和優化配置,利用跨境旅遊合作區的形式促進邊境旅遊產業的快速發展。通過分析跨境旅遊合作的現實困境和相關理論局限,提出通過改進要素流動方式和路徑以解決跨境合作問題的思路。本書選取廣西中越邊境地區的跨境旅遊合作區作為典型案例,探討如何基於不同要素組合推進跨境旅遊產業業態培育與創新及跨境地區旅游業可持續發展。 本書可作為旅遊地理、邊疆經濟、人文地理等領域高校師生的參考用書,也可供相關科研人員和管理人員參閱,或為政府部門制定政策提供參考。作者簡介
黃愛蓮,旅遊經濟學博士,教授,碩士生導師。英國諾丁漢特倫特訪問學者,全域旅遊專家委員會評定專家。現任廣西大學商學院教授,中國-東盟研究院緬甸研究所所長。主要研究領域為跨境旅遊合作、民族文化旅遊、中緬合作等。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項,省部級項目4項,主要參与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國家社科基金3項,參与旅遊規劃及旅遊標準化編製30多項,先後在《旅遊學刊》、人大複印資料《旅遊管理》等學術期刊發表論文50多篇,出版學術專著4部,研究報告3部,主編教材1部,研究成果先後獲得文化和旅遊部、國家民委、廣西社科優秀成果獎4項。目錄
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