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目前已有的創新方法(TRIZ)教材多採用專業性的案例,往往使讀者在理解案例上花費太多時間,不利於激發讀者對創新方法的學習興趣。 本書是在第1版基礎上修訂而成。編者以行李箱、礦泉水瓶、水杯等貼近生活的物品為創新載體,旨在創作一本通俗易懂、擺脫學科知識和工程背景束縛,適合於創新方法普及教育的創新思維與創新方法教材。全書分為3篇,共10章。第一篇概述與入門,包括第1章緒論、第2章發明原理及應用;第二篇進階與提高,包括第3章功能分析、第4章因果鏈分析、第5章剪裁、第6章技術矛盾及解決方法、第7章物理矛盾及解決方法;第三篇擴展與實踐,包括第8章技術系統進化、第9章物場模型及標準解、第10章創新設計流程。本次修訂調整了部分案例,增加了二維碼資源。 本書可供普通高校各專業開設創新方法相關課程使用,也可作為企業培訓教材,還可作為面向社會大眾的創新方法讀物。作者簡介
馬立修,山東理工大學電氣與電子工程學院副教授,協同創新教育研究中心主任。中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研究中心專家庫專家,山東省創客協會副理事長,山東發明協會理事,紅爐創新方法科普團隊(山東省科普示範工程)負責人,淄博鴻創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科技副總經理,《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雜誌編委。研習創新方法(TRIZ)12年,獲得國際MATRIZ協會3級認證,可拓學創新方法2級認證。主要從事創新方法、創業思維融入課程的研究,以及創新方法教學及普及推廣工作,並面向企業開展創新方法培訓I,指導企業人員獲得創新方案,進行專利挖掘及專利布局。發表論文52篇,其中SCl、EI、ISTP檢索論文16篇,完成縱、橫向課題研究16項,申報並獲得授權各類發明專利237項。目錄
第一篇 概述與入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