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期收錄了14篇學術論文,內容涉及語言學、語音學、方言、少數民族語言等。主要文章 有陸儉明《研究漢語語法需要清醒認識一些問題》,意西微薩 阿錯《程章 藏語的音系及相關問題討論(上)》,汪鋒《語言生態、茶葉的起源與彝緬語分群》,李雲兵、羅軍《論小花苗苗語指示詞的形式、功能和語法化》,胡素華、王承先《古彝文、彝文文獻及規範彝文》,米穎舒、陳前瑞《也談晉語時制標記及其使用特點——以張呼片太僕寺旗方言為例》,蔣穎《基於方言比較的普米語情態範疇研究》等。
作者簡介
戴慶廈,福建省仙遊人。中央民族大學教授。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部級)系統突出貢獻專家,北京市教學名師,中央民族大學”985工程”創新基地主任、首席科學家。現任中國語言學會副會長,國際雙語學會會長,國家語委諮詢委員會委員,美國語言學會終身榮譽會員。主要從事漢藏語系語言和社會語言學的教學與研究,近期多致力於語言國情、跨境語言的田野調查和理論方法建設。
目錄
研究漢語語法需要清醒認識一些問題陸儉明
程章 藏語的音系及相關問題討論(上)意西微薩 阿錯
語言生態、茶的起源與彝緬語分群汪 鋒
小花苗苗語指示詞的構成、功能與語法化李雲兵 羅 軍
古彝文、彝文文獻及規範彝文胡素華 王承先
也談晉語時制標記及其使用特點--以張呼片太僕寺旗方言為例米穎舒 陳前瑞
基於方言比較的普米語情態範疇研究蔣 穎
潛心研究藏緬語 竭力幫助後學者--Scott DeLancey 教授訪談錄範麗君 Scott DeLancey
基於維吾爾語和藏語對比再分析維吾爾語的示證類型徐嘉榮 田阡子
彌勒阿烏彝語概況薑 靜
洛本卓金滿白語概況李 煊 趙雪潔
知木林羌語話語標記ni的多功能性董 瑤
漢藏語系民族語言借用漢語完成體標記的類型馬王儲
訃告 沉痛悼念孫宏開先生
《漢藏語學報》稿約
在線試讀
語言是一個很複雜的結構系統,特別是語法系統,而我們對語言的認識還在逐步深化。最早從邏輯出發來研究語法,除了重視構詞法,在句法平面強調抓好主語、謂語、賓語、補語、定語、狀語等句子成分;在語義上抓施事、動作、受事等。上個世紀40-50年代開始,結構主義語言學的理論方法影響漢語語法研究,其中最重要的是增強了層次觀念。上個世紀50年代爆發的”喬姆斯基革命”,打破了結構主義語言學一統天下的局面,逐步進入了形式語言學派、功能語言學派和認知語言學派三足鼎立的局面,從而形成了多視角研究語法的大好局面,極大地推進了語言研究,特別是語法研究,也深刻地影響了漢語語法研究,特別是加強了對語法現象的解釋。但是,有一個視角,至今還未引起人們充分的重視,那就是從語言信息結構的視角來研究語法,來解釋某些語法現象。
為什麼”重視漢語信息結構的研究”就能成為漢語語法研究的一個新視角呢?這還得從語言本身說起。
以往,說到語言的功能,我們都會背誦那老三句: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語言是思維的物質外殼,語言是民族乃至人類記錄、傳承文化的主要載體。這說法沒有錯,但要知道,語言最本質的功能是傳遞信息;人與人之間的言談交際過程,就是彼此不斷地互相傳遞、交換新信息(即未知信息)的過程。那”老三句”所說的語言功能,其實是”傳遞信息”這一語言最本質的功能的延伸。
而以往說到語言本體的性質,我們常說的一句話是:”語言是一個聲音和意義相結合的符號系統。”這也不錯,但我們更需深刻地認識到,語言這個音義結合的符號系統可不是一個簡單的系統,而是一個具有層級性的聲音和意義相結合的複雜的符號系統。譬如說,語言本身就有語音、詞匯、語法、語義、語用等不同層面;語音層面就有音素、音節 、音節 群等;就音義結合的符號層面來說,就有語素、詞、短語、小句、句子、句群等不同層級。語言結構系統之所以是一個具有層級性的音義結合的複雜的符號系統,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由”傳遞信息”這一語言最本質的功能所決定的。為什麼這樣說?
我們知道,說話人要將自己對客觀事物或現象的種種感知所得傳遞給聽話人,中間會進行兩次複雜的加工:一次加工是,說話者在自己認知域內所進行的加工,主要是將自己通過某些感覺器官所感知形成的直感形象或直覺並由此形成的意象圖式,運用內在語言(internal language)將其進一步加工為概念結構、概念框架。再一次加工是,說話者根據自身的交際意圖、言談交際環境、聽話人情況等的不同或變化,將自己在認知域中已形成的概念結構、概念框架運用外在語言(external language)轉化為所要傳遞的信息。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