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立足于中西文論互鑒的廣闊背景,對”文學本質”這一核心命題展開深刻而富有創見的思考,突破了傳統本質主義的理論桎梏,巧妙融入中國哲學特有的思維方式,為中國文論發展注入新的活力。通過對中西文論交流的歷史梳理,本書清晰展現了中國文論從單向接受西方文論到逐步實現自主創新的轉型軌跡,揭示了中國文論在世界文壇日益顯著的影響力;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提出構建全球性文論體系的獨到見解,為當代文論研究提供新的理論視野。
作者簡介
薛原,上海交通大學外語學院德語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畢業于德國慕尼黑大學,並獲得比較文學博士學位。主要研究領域包括文學理論、德國當代文學、後現代以後的文學和文化現象。主持多個重量研究項目,完成多部專著和譯著,在國內外核心期刊上發表多篇論文。現任上海交通大學中國城市治理研究院雙聘研究員、《比較文學與跨文化研究》雜誌副主編、Routledge(Taylor & Francis Group)等著名出版社審稿專家。
目錄
序言/劉建軍
緒論文學與我們的時代
第一編文學與文學理論
第一章 什麼是文學?
第一節 文學的定義
第二節 關於”文學性”
第三節 文學的語言性
第四節 文學的情感性
第五節 文學的倫理性
第六節 文學的想像性和虛構性
第二章 文學理論
第一節 從文學到文學理論——中西對話的歷史
第二節 文學理論與文化理論
第三節 文學理論與意識形態
第四節 文學理論的民族性與世界性
第五節 文學批評與文學理論
第二編中西文論的對話與交流
第一章 對西方文論的接受、重組和構建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