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稷下先生》是陳歆耕繼《劍魂簫韻:龔自珍傳》《蔡京沉浮》后的又一長篇歷史非虛構力作。本書聚焦齊國稷下學宮這一重大歷史文化事件,將學術、史實與文學性表達完美融合。作者遍查史料,以激越情思和搖曳文字,生動展現了稷下先生們「奮髯橫議」的宏大氣象、頂天立地的堅挺脊樑和憂戚天下的悲憫情懷。 稷下學宮被譽為「中國歷史文化大手筆」「世界文明史上的奇觀」,是諸子百家學術的巔峰舞台。書中呈現了孟子、荀子等稷下先生的「高光」時刻,他們的思想光芒輻射中國數千年,對構建人類高級政治文明形態具有無可替代的價值。 作者還分享了創作過程中的考察經歷,強調稷下學宮這張世界級思想文化名片應被重新認識。本書能引領讀者領略先秦諸子經典的文氣與精髓,值得一讀。內容簡介
先秦諸子百家學術,是中華文明的源頭,也是中國思想文化綻放的第一個高峰期。從春秋至戰國初期,齊國創辦稷下學宮,廣納天下賢才。賢人高士無政務煩勞,卻可享受士大夫豐厚待遇,所謂「開第康莊之衢,高門大屋尊寵之」。他們在這裏授徒、問政、爭鳴,將諸子之學推向巔峰,形成了百家飈駭、雲蒸霞蔚、空前絕後的學術氣象。先後有兩位聖人級大儒——孟子、荀子至稷下學宮,留下了他們「高光」的足跡,併為構建人類高級政治文明形態進獻智慧但春秋戰國紛亂的歷史,終因「上無賢主、下遇暴秦」,導致先聖在悲愴艱難的步履中走向生命的終結。 稷下學宮的創辦,被中外學者譽為「中國歷史文化大手筆」「世界文明史上的奇觀」。作者遍查相關史料,將筆墨聚焦于這一重大歷史文化事件,融學術、史實、文學性表達於一爐,以激越的情思,搖曳繽紛的文字,描畫出稷下先生「奮髯橫議」的宏大氣象、頂天立地的堅挺脊樑、憂戚天下的悲憫情懷、穿越數千年時空的智慧光譜。是作者繼《劍魂簫韻:龔自珍傳》《蔡京沉浮》后的又一部長篇歷史非虛構力作。作者簡介
陳歆耕,男,1955年生,原籍江蘇海安。曾任《解放軍報》記者部副主任,《文學報》社長、主編。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報告文學學會理事、上海大學客座教授。著有中篇小說集《孤島》,中短篇報告文學集《青春驛站》《海水下的冰山》,長篇報告文學《點擊未來戰爭》《廢墟上的覺醒》《赤色悲劇》《小偷回憶錄》,文化批評隨筆集《快語集》《誰是謀殺文學的元兇》《各打五十大板》等。作品曾獲《解放軍文藝》優秀作品獎、全軍文藝新作獎、公安部金盾文學獎。目錄
《稷下先生》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