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憑自選集 李憑 9787306081391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中山大學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731
商品編號: 9787306081391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書籍均為代購,我們向大陸付款發訂後即無法取消,為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下訂前請慎重考慮!下訂前請慎重考慮!謝謝。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11*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李憑自選集
ISBN:9787306081391
出版社:中山大學
著編譯者:李憑
頁數:505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734241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世紀初,作者從北京南下,經江南抵嶺南,既歷環境變遷,又面向新的學術領域,於是視野逐漸寬泛——由專註考察鮮卑族拓跋部歷史,拓展到討論眾多部族的發展,從而探索中華民族大家庭融合的普遍規律;由重點考察北魏政治,拓展到討論中古社會的變遷,從而論證中華文化彌堅長存的因果。在上述基礎上,進而探討中華民族統一事業的漸進性與中華文明發展歷程的曲折性。這兩大特性,深刻影響著中國社會的進程,一直是中國古代史研究上相互關聯的基礎理論課題。在本書中,作者自選了二十余年來發表的史學論文4組29篇。其中,圍繞上述課題的23篇文章構成這部選集的前3組。至於本書的第4組,則編入了關於拓跋史的6篇論文。這是因為作者不忍割捨早年的學習心得,故而陸續將其修訂成文。它們也都發表于作者南下以後。

作者簡介

李憑,1948年生於江蘇省江陰市蒲鞋橋街。1986年考入北京大學歷史系,1989年獲博士學位。1989年至2001年,先後任北京圖書館參考研究部資料研究室主任,書目文獻出版社社長、總編輯,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秦漢魏晉南北朝研究室主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導師。2001年夏至2002年夏,應韓國高等教育財團資助,在韓國國立漢城大學做訪問學者,完成課題「從民族關係的角度研究北魏洛陽政權」。2002年至2004年,任浙江大學歷史系教授,2003年在新疆喀什師範學院支教,並實地考察邊疆民情和少數民族生活形態。2005年應聘華南師範大學A崗特聘教授,任該校中華二十四史研究中心主任。退休后曾應邀擔任澳門大學訪問教授和澳門科技大學特聘教授。 2004至2014年,三度當選中國魏晉南北朝史學會會長。還曾當選廣東圖書文化信息協會名譽會長、廣府文化研究會副會長。多次獲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郭沫若中國歷史學獎。代表作是《北魏平城時代》,該書為1997年度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北魏畿陵考察與研究」之成果,1999年獲中國社會科學院出版基金資助,2000年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初版,此後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第二至第四版,2021年由京都大學學術出版會出版日文版。

目錄

學術自傳
第一部分 中華文明繼承編
中國歷史上的東西南北中
黃帝歷史形象的塑造
從華夏始祖到民族共祖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移民運動與中華文明的整體升華
盛樂成為漠南中心的歷史背景
華夏文明的廣泛傳播與江南黃帝祠的修建
繼承六朝文明的寶貴遺產——答《中國社會科學報》記者吳楠問
繼承中華傳統文化的深遠意義
第二部分 中華文獻訪讀編
新加坡訪史籍
新加坡抄本《史記》通考
《北史》中的宗族與北朝歷史系統
《北史》再評價
從朱希祖調查六朝陵墓到卞孝萱主編《六朝叢書》
《齊梁文化研究叢書》總序
魏晉南北朝學術研究的陣地
大珠小珠落玉盤
第三部分 典籍作舟共濟編
完備而獨特的線裝叢書
書畫家鄧芬的鈐印和墨跡
中華傳統文化凝聚的粵澳書緣
粵港澳大灣區皮置之五省官書局合刻本二十四史對比研究
澳門大學圖書館庋置局刻本二十四史概要
源伊信校尉南監本《北史》考
廣州市所見《北史》版本述略
第四部分 北朝史跡考實編
隱蔽在歷史表象背後的精神世界
北魏兩位高氏皇后族屬考
北魏孝文昭皇后高氏夢跡考實
北魏宣武帝朝三后之爭
北魏平城政權與高句麗關係三階段
李弁後裔的遷徙經歷與文化傳承
附錄 李憑主要著述

目錄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