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徐錦堂傳》,一部值得細品的人物傳記。本書主人公徐錦堂是我國著名的藥用真菌培養、藥用植物栽培學家,被譽為「天麻之聖」「黃連之父」。他從上世紀50年代末起,對天麻、黃連、豬苓等藥用植物進行長期研究,解決生產難題,扭轉供不應求局面,理論研究也有重大突破。 書中記錄了徐錦堂的一生,如八年蹲點研究黃連生態栽培、蹉跎歲月中的艱難求索等。他不僅解決了林下栽連蔭蔽度等諸多難題,還發明多種栽連方法,讓科研成果轉化為農民致富的生產力,造福了鄂、川、陝地區20萬貧困農民。 徐錦堂教授為科學獻身的精神和嚴謹學風,是當下浮躁學術風氣的一劑良藥。陝西勉縣、湖北利川農民為其塑像立碑,足見百姓對他的敬意。閱讀此書,感受科學家的偉大貢獻與精神力量。內容簡介
徐錦堂是我國著名的藥用真菌培養、藥用植物栽培學家。從上世紀50年代末開始,先後對天麻、黃連、豬苓等藥用植物,進行了長期系統全面的研究,解決了生產難題,扭轉了供不應求的局面,並在理論研究上有重大突破。他被譽為「天麻之聖」「黃連之父」,更難能可貴的是,他的每一項成果都寫在大地上,轉化為農民致富的生產力。徐錦堂解決了林下栽連蔭蔽度問題,徹底結束了毀林栽連的情況,他研究成功的黃連種子濕沙棚貯與精細育苗技術,徹底解決了黃連種子和秧苗短缺的難題;為了讓被毀的荒山重披綠裝,他將「只能用生荒地栽連,不能用農田熟地栽連,也不能用牲畜和人糞做基肥」的幾百年傳統習慣徹底改變;他發明的黃連與貝母套種、黃連與玉米和速生林套種的栽培方法,可獲得葯(黃連)、糧、林、畜大豐收;他還試驗成功少用或不用木料的簡易棚栽連,有五六種栽連方法可供農民選用。目前湖北利川市採用簡易棚栽連的面積最大,成為葯農最歡迎的生態栽連技術。造福了鄂、川、陝地區20萬貧困農民,實現巨大經濟效益。 本書記錄了徐錦堂的一生。目錄
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