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第一章 “饕餮”與”獸面”之辯—面形紋
001
賈璽增、顧媛、歐悟晨
一、”饕餮”的含義;002
二、”饕餮”的歷史命名 ;004
三、”饕餮紋”與”獸面紋”之爭;006
四、”對稱面形紋”的分類與命名 ;012
五、結論 ;022
第一章 祲威盛容—龍紋 023
何子芸
一、蠻荒遠古—溯源;024
二、鋪墊基礎—夏代;027
三、蟬蛻龍變—殷商;030
四、裝飾圖案—西周;035
五、神霄絳闕—文化 038
六、結論 ;041
三章 曲直蟠折—夔紋 042
趙茜
一、以夔之名—溯源;043
二、莫衷一是—定義;045
三、曲直蟠折—形態;047
四、探賾索隱—象徵;065
五、結論;070
四章 祥瑞神鳥—鳳鳥紋071
張紫陽
一、百轉千回—定義;072
二、溯流追源—演變;073
三、分形引類—形制;077
四、一花三葉—文化;086
五、結論;087
五章 以鴞之名—鴞形器與鴞紋
;088
張若瑜
一、以鴞之名—命名;089
二、探本溯源—遠古;090
三、紛繁多樣—分類;095
四、鴞形器文化;107
五、結論 ;110
六章 魚遊其間 —魚紋 111
馬夏靜
一、原始崇拜—源起;112
二、魚遊千古—演變;116
三、魚之玄妙—形式;124
四、相映成趣—組合;132
五、結論;135
七章 複育輪回—蟬紋136
趙天葉
一、五月鳴蜩—定義;137
二、聖化—源起;138
三、時移飾易—演變;139
四、變化多樣—形態;141
五、有據可循—分佈;143
六、相得益彰—組合 ;150
七、不勝枚舉—應用;157
八、結論 ;167
八章 以形觀象—乳丁紋168玲
一、乳丁伊始—命名;169
二、同型異紋—同類;170
三、紋脈相承—遠古;174
四、承上啟下—夏商;176
五、多元共存—周代;180
六、規矩方圓—漢代;182
七、點陣意向—文化;184
八、結論 ;188
九章 回天倒日—火紋 189呂金澤
一、日神之火—定義;190
二、曲折內旋—形態;192
三、舉不勝舉—組合;197
四、千年之業—演變;4
五、奉若神明—信仰;210
六、結論 ;213
十章 千回百轉—雲雷紋 214
曾繁如
一、陰陽回轉—定義;215
二、形如雲卷—溯源;216
三、肅穆獰厲—商周;218
四、回環曲折—東周;222
五、若隱若現—漢代;224
六、沒落復興—唐宋;226
七、程式復古—明清;228
八、一脈相承—文化;230
九、結論;233
十一章 交泰相生—蕉葉紋與蕉葉形紋 234
胡新梅
一、三角蕉葉—定義;235
二、天地媒介—起源;238
三、蕉葉形紋—演變;241
四、交錯叢生—特徵;243
五、複觀其變一演變
六、結論
十二章 蒼梧有獸——象紋
金雷婷
一、形魁之獸定義
二、器用流變一演變
三、大象有形形狀分類
四、象紋的分佈與演變
五、結論
後記
在線試讀
一饕餮的含義
在商周時期的青銅器上出現多、使用時間長、重要的紋樣,是一種猙獰的”對稱面形紋樣”,史稱”器著紋”。西方東方學學者吉德緯(David;N ;Keightley)甚認為:”你如果不懂饕餮,無法瞭解商代文化。”'關於這一名稱,也曾有學者提出了一些新的命名,如”肥遺型”“獸面紋”“雙目紋”“吉祥神”“吉羊紋”等,但目前學界主要有兩種提法,即”餐餮紋”和”獸面紋”。
考察”中國知網”近三十年青銅主題研究論文可知,以上兩種觀點之間存在巨大爭議。支持”饕餮紋”者與支持”獸面紋”者各執一詞,未能達成共識,這造成了不同學術著作對於同一器物和紋樣的命名不同。以二裡頭文化遺址出土的銅牌飾紋飾為例,在大型畫冊《中國歷代藝術 工藝美術編》中稱為”警餮紋”2,在《中國大百科全書,考古學》中稱為”獸面紋”3。甚還有”饕餮紋”和”獸面紋”同時混用的情況,如田自乘先生的《中國工藝美術史》、巫鴻先生的《禮儀中的美術;巫鴻中國古代美術史文編》5、楊曉能的《另一種古史:青銅器紋飾 圖形文字與圖像銘文的解讀》。還有學者如張光直,在《美術、神話與祭祀》一書中使用”饕餮紋”7,又在《古代中國考古學》一書中使用”獸面紋”。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