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長江源 何望若 黃侃淳 喻鵬 9787520428477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中國地圖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623
商品編號: 9787520428477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書籍均為代購,我們向大陸付款發訂後即無法取消,為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下訂前請慎重考慮!下訂前請慎重考慮!謝謝。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12*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行走長江源
ISBN:9787520428477
出版社:中國地圖
著編譯者:何望若 黃侃淳 喻鵬
頁數:275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734118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長江自西向東貫穿中國全境,是中國第一大河。對於生活在長江上游地區的人來說,長江超越了家的意義:這裡的一切,都以長江源頭為依託,長江的源頭充滿神意,人們亦對它充滿敬意。生活在這裡的當地人,逐漸找到了與周圍生態環境共存的相處模式,他們在用不同的方式守護著長江,守護著自己的棲息地。109國道沿途保護站的管護員們每天都在恪守巡護的任務;來自五湖四海的志願者聚集在”綠色江河”驛站,耐心收拾著瓶瓶罐罐,監測斑頭雁的日常狀態;甘珠爾石經城裡的覺姆們在苦修之外的業餘時間,還收養了和媽媽走散的小馬和鹿;而在可可西
裡,昔日瘋狂的盜獵現象不再,索南達傑成為這片土地上的精神指引,藏羚羊們也有了更廣闊的生存空間,得以在卓乃湖附近產崽,在特設遷徙通道上來去自如。在長江源,處處可見人與自然奇妙的羈絆與聯結。

內容簡介
人類把億萬年來地球演化過程中留存下來的珍貴的、不可再生的遺跡作為一種特殊類型的資源,通過建立自然保護區、地質遺跡保護區、國家公園等將其加以保護利用,這是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並建設美麗地球家園的明智選擇。
“三江源國家公園行走紀行叢書”集三江源國家公園的真、善、美為一體,為公眾提供了親近自然、體驗自然、瞭解自然、欣賞自然的平臺載體。叢書以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描寫為主線,講述人與自然的故事,這將有效提高全民科學素養,激發公眾敬畏自然、尊重自然、熱愛自然、熱愛科學,培養生態安全意識、環境保護意識,增強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促進三江源生態環境保護,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目標。
三江源國家公園的設立,使社會各界更加關注對這個生物多樣性自然寶庫的整體保護。由於條件有限,很多人無法抵達三江源親身體驗,而”三江源國家公園行走紀行叢書”正是能夠彌補這一缺憾的優秀叢書。

作者簡介
何望若,孤獨星球旅行指南中文作者,自由撰稿人,曾參與撰寫30多本孤獨星球旅行指南。癡迷于高海拔地帶的風景與風物,多年來堅持獨自旅行,通過旅行觀察世界,用文字做一個記錄者。
黃侃淳,一個熱衷於青藏高原和野生動物的攝影師、旅行作者。因為熱愛,多年來無數次走進藏區,走入荒野,用文字和鏡頭記錄青藏高原的魅力。
近年來又有幸多次進入三江源園區,與科研人員一起探索三江源。與狼為伍,與熊為伴,看著黑頸鶴起舞,在山石間搜尋雪豹的身影。他深深地被這片未經雕鑿的土地吸引,願荒原永歸荒原。
喻鵬,筆名喻添舊,媒體人、專欄作家、紀錄片導演、中國媒體旅遊記者聯盟執行秘書長,出版旅行文化隨筆《步履如歌》等圖書5種,作品見刊《孤獨星球》《中國國家旅遊》《週末畫報》《新旅行》《旅行家》等。

目錄

溯源長江是一條路
第一章 離蒼穹最近的玉樹
第二章 在尕朵覺悟轉山
第三章 格薩爾王的遺珠
第四章 滾滾的紅水河
第五章 荒野、冰川與堅守的人
第六章 靜謐的可可西裡
第七章 小小驛站助力綠色江河
第八章 巍巍昆侖

後記
出行參考
附錄一 三江源國家公園大事記
附錄二 城區圖

前言/序言
2023年的國慶長假,我最大的收穫與享受就是靜心閱讀了即將出版的”三江源國家公園行走紀行叢書”,跟著作者的文字書寫,對雪域高原的驚險雄奇,動植物世界的勃勃生機,高原藏族的樸實神秘,進行了一次沉浸式的觀察與思考,對三江源國家公園的長江源、黃河源、瀾滄江源三個園區和可可西裡世界自然遺產地的歷史與現狀,以及對三江源重要生態屏障的整體保護措施和取得的階段性成果有了深入的瞭解。
億萬年來,地處世界”第三極”的青藏高原,以雄峻無涯的雪山冰川,融化出涓涓細流,向東向南彙聚成長江、黃河與瀾滄江。長江和黃河孕育了燦爛而悠久的華夏文明,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瀾滄江作為”東南亞第一長河”,一路奔騰向東南,經西藏、雲南兩省區,出中國國境後,稱為湄公河,流經老撾、緬甸、泰國、柬埔寨、越南五國後匯入南海。
三江源被譽為”中華水塔”和”亞洲水塔”,是中國生物多樣性的自然寶庫,是我國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也是全球氣候變化反應最敏感的區域之一。為此,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持”生態保護第一、國家代表性、全民公益性”的中國特色國家公園理念,構建三江源的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對維護生物的多樣性以及實現對三江源頭的整體保護,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由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立項、中國地圖出版社編輯出版的”三江源國家公園行走紀行叢書”由《行走長江源》《行走黃河源》《行走瀾滄江源》三本書組成。叢書的主題為”自然行走”,著重體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尊重”山脈”和”水脈”的內在規律,傳承發展”文脈”和”人脈”。叢書以作者”自然行走”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為主體,從時間的維度上,全面反映了三江源國家公園的過去與現在;從空間的維度上,以山、水、人、動物為切入點,展示了三江源的多重魅力,突出體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
閱讀書稿,作者在長江源、黃河源、瀾滄江源行走的立體畫面清晰地展現在我眼前。
流經11個省、直轄市,總長6380公里的長江,是亞洲第一大河、世界第三大河。它由發源於唐古拉山脈主峰備拉丹冬的沱沱河與南源當曲、北源楚瑪爾河組成,沱沱河與當曲在唐古拉山鎮與索加鄉交界的囊極巴隴匯合後稱通天河,進而在七渡口與楚瑪爾河匯合,至巴塘河口流出青海玉樹藏族自治州,在橫斷山區稱為金沙江,經雲南入重慶,之後正式啟用長江的名字,直至上海崇明島注入東海。
長江源水生態環境保護站——”綠色江河”的志願者守護斑頭雁已經超過10年,斑頭雁從2012年的1172只,上升到了2022年的5963只,10年間增加到5倍。除了鳥類,也不斷有藏羚羊、雪豹、藏野驢、野犛牛等動物出現在班德湖周圍。
總長5464公里的黃河是世界第五長河,由約古宗列曲(瑪曲)、卡日曲、紮曲彙集,從紮陵湖流出,形成一個沖積扇面入鄂陵湖後,以”黃河”之名奔流向海。
黃河源園區面積3 17萬平方公里。這塊集草地、濕地、河流、湖泊、雪山,冰川和野生動物為一體的神奇大地,展現了地球上年輕的地貌,造就了獨特的高原高寒山地氣候,保存了大面積的原始風貌。
湖泊和濕地生態景觀,維護養育了高寒草甸、草原生態系統健康運行。在維護生物多樣性等前提下,黃河源園區正加強對黑土灘、沙化土地等的修復,並在此基礎上開展黃河探源和自然生態體驗,展現高原千湖美景,使來客得以近距離觀覽野生動物,追尋領悟黃河文化和藏族歷史文化。
世界第七長河、”東南亞第一長河”瀾滄江,全長4909公里,其北源紮阿曲所在的玉樹雜多縣紮青鄉境內海拔5552米的吉富山的冰川融水,即為瀾滄江源頭。
瀾滄江源頭具有獨特的河源峽谷生態,海拔最高處的石質山峰和流石灘,是雪豹最喜歡出沒的地方;山峰下是原始森林與高山草甸交混的地帶,大果圓柏與山柳灌木構成了茂密的森林植被,草原上盛開的狼毒花、金露梅和圓穗蓼等編織出斑斕的花毯。樹林與草坡為白馬雞、高原鼠兔和喜馬拉雅旱獺等動物提供了築巢和嬉戲的場所,它們又為狼、兔猻和棕熊等猛獸提供了充足的食物,金雕在高空盤旋尋找著獵物,而雪豹或許就在某一座山峰上巡視著它的領地,喜馬拉雅旱獺在向陽的草坡上掘洞為窩,天氣好的時候喜歡坐在洞口附近曬太陽。有時候它們會在草地上追逐嬉戲,憨態可掬,此時通常會有一隻”哨兵”雙腿直立,警惕地觀望著四周,一有風吹草動就立刻發出警報聲,所有的喜馬拉雅旱獺一眨眼就鑽回窩裡,消失不見。
約6 03萬平方公里的可可西裡世界遺產地有100多個湖泊,是中國湖泊分佈最密集的區域之一。遺產地內完整保存了高寒草原、高寒草甸、高寒荒漠和高原濕地生態系統,共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7種,國家二級保護動物17種,有蹄類動物種群密度大、數量多,且珍稀物種比例高。
可可西裡的野生動物基因庫,尤以藏羚羊、野犛牛為代表物種。可可西裡從2000年成立自然保護區,到2016年劃入三江源國家公園至今,在一代代工作人員的努力下,藏羚羊終於轉危為安,2009年後可可西裡再無盜獵案件,藏羚羊種群得到恢復,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也將它從瀕危物種調整為近危物種。
1832年,美國著名藝術家喬治 卡特林在前往美國達科他地區旅行的路上,對美國西部大開發對印第安文明、野生動植物和荒野的影響深表憂慮,提出”它們可以被保護起來,只要政府通過一些保護政策設立一個大公園,其中有人也有野獸,所有的一切都處於原生狀態,體現著自然之美”。喬治 卡特林的這次旅遊靈感,促使人類開始樹立保護自然遺產的意識。
人類把億萬年來地球演化過程中留存下來的珍貴的、不可再生的遺跡作為一種特殊類型的資源,通過建立自然保護區、地質遺跡保護區、國家公園等將其加以保護利用,這是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並建設美麗地球家園的明智選擇。
“三江源國家公園行走紀行叢書”集三江源國家公園的真、善、美為一體,為公眾提供了親近自然、體驗自然、瞭解自然、欣賞自然的平臺載體。叢書以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描寫為主線,講述人與自然的故事,這將有效提高全民科學素養,激發公眾敬畏自然、尊重自然、熱愛自然、熱愛科學,培養生態安全意識、環境保護意識,增強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促進三江源生態環境保護,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目標。
三江源國家公園的設立,使社會各界更加關注對這個生物多樣性自然寶庫的整體保護。由於條件有限,很多人無法抵達三江源親身體驗,而”三江源國家公園行走紀行叢書”正是能夠彌補這一缺憾的優秀叢書。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