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以恐龍品種的演化順序為線索,本作以各大博物館、收藏家手中的模式標本以及知名標本為參照,精確地繪製了百余種經典恐龍的平面骨骼圖,並輔以簡潔且細節化的說明文字。通過作品中的骨骼圖,讀者可以看到同一物種不同時期骨骼的成長變化、同一類別下不同物種的骨骼差別,同一類別不同時代的骨骼進化差異等等其他恐龍作品中無法橫貫式了解到的內容。通過骨骼這一最真實的素材,使讀者通過骨骼看到恐龍最真實的模樣,對恐龍演化過程有更加直觀的理解。作者簡介
邢立達,青年古生物學者,科普作家,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地球科學與資源學院副教授,博士生導師。美國國家地理學會資助探險家。高中時期便創建中國大陸第一個恐龍網站。先後在加拿大艾伯塔大學和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取得古生物學碩士、博士學位。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國及美國國家地理科學與探索項目等多個科研項目。 2016年發現全球首例琥珀中的恐龍,為當年全球最受媒體關注的科學發現之一。2017年獲得中國地質學會第十六屆青年地質科技獎——銀錘獎。2018年獲得中國古生物化石保護基金會「非凡貢獻人物」獎。2020年,獲美國沉積地質學協會頒發的詹姆斯·李·威爾遜獎,該獎頒給那些在沉積地質學領域做出卓越貢獻的青年科學家,這也是該獎項首次頒發給中國人。 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會員,出版與翻譯了近百本古生物科普書籍,並多次接受CCTV等國內外媒體頻道採訪,為公眾介紹古生物知識。目錄
骨骼圖要點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