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癒合的自然原理 劉振東 秦泗河 9787523523735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科學技術文獻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432
商品編號: 9787523523735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書籍均為代購,我們向大陸付款發訂後即無法取消,為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下訂前請慎重考慮!下訂前請慎重考慮!謝謝。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504*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骨折癒合的自然原理
ISBN:9787523523735
出版社:科學技術文獻
著編譯者:劉振東 秦泗河
頁數:292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733997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作者在多年臨床工作及閱讀大量骨折相關文獻的基礎上,創新性地推理出「骨折愈合原理」。本書系統地介紹了骨折愈合一元論的背景、發現問題及推理推斷的理由。解釋了其他理論不能解釋的骨修復的效率原理、骨延長愈合原理、應力遮擋效應、骨不連機制、瑕疵愈合與再骨折、骨骼生長的增粗機制及骨折愈合的終止原理等問題,學術觀點獨特新穎,適合骨科醫師及相關研究人員參考閱讀。

目錄 第一章 骨折愈合的基本概念、形態學和理論基礎
第一節 發現與提出問題
一、骨折愈合面臨的諸多問題
二、什麼是骨折愈合機制
三、骨折愈合的兩階段理論
四、細胞種植的概念
五、理論醫學時代的到來及思維方法的轉變
第二節 骨再生的形態學基礎
一、骨組織的細胞形態學
二、血管內皮細胞是組織損傷再生修復的感受器
三、長骨的微血管形態及骨折愈合的血供來源
第三節 骨再生的若干理論基礎
一、骨骼適應機制與Wolff定律
二、骨痂生成反應與骨痂的分類
三、應力—血管生成—新骨生成的偶聯效應與骨痂形成的超負荷原理
四、骨折愈合一元論及骨折愈合的延續原理
五、骨修復的放大效應與骨折愈合的效率原理
六、植骨愈合原理與人工骨
七、骨折愈合的終止原理與骨折的非堅固愈合狀態
第二章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問題
第一節 歷史人物的紀念
一、紀念Harold M Frost教授
二、紀念徐莘香教授
三、對骨骼的痴迷夢想——紀念Urist教授
四、Ilizarov理論與技術的起源、發展與傳播史
第二節 歷史與爭議
一、第三種骨折愈合方式:歷史的邏輯演變
二、中國學者提出的彈性固定原則與Perren的彈性固定的區別
三、絕對穩定和相對穩定理論體系?我的質疑
四、從堅強內固定到生物學固定,歷史的回歸
第三節 秦泗河骨科自然重建理念
一、秦泗河骨科(肢體)自然重建理念
二、秦泗河骨科自然重建理念對臨床實踐的指導效應
第四節 第六屆世界肢體重建大會掠影
一、引領肢體重建醫學新發展——第六屆世界肢體重建大會
二、創傷與創傷後遺症-肢體重建藝術——記第六屆世界肢體重建大會創傷與修復
第三章 思維的跨越和創新
第一節 骨折愈合理論的哲學思考
一、骨折愈合理論的哲學思維
二、骨折愈合的啟動過程
三、骨鈣調節因子的靶細胞
四、初始骨痂反應是否為唯心主義
五、骨再生沒有偶然事件
第二節 醫學量子學理論追蹤溯源
一、生命科學中的量子化思維
二、廣義量子概念的思考
三、醫學量子學理論概論
四、2022年對量子概念再檢索
第三節 骨再生模糊論與理論醫學原理
一、骨再生模糊論
二、從骨折愈合論理論醫學的萌芽
三、理論合理性的判斷
第四章 對骨折愈合領域重要歷史問題的理論探討
第一節 骨折愈合的基本事件
一、骨折愈合概述
二、骨折固定的四維空間事件
三、發表「骨折固定的四維空間事件」一文過程中的學術交流
四、骨改建是否會導致骨質疏鬆的探討
五、骨折血腫內為什麼含有成骨因子?可以採集骨折血腫回注嗎?
六、長骨骨幹的增粗機制及其臨床意義
第二節 骨折固定的應力遮擋效應
一、應力遮擋效應——尋找丟失的鑰匙
二、鎖定鋼板的應力遮擋效應
三、鋼板固定后骨折的非堅固愈合狀態
第三節 骨不連的定義與骨折間隙的磨盤效應
一、骨不連的界定與分類治療
二、骨折不愈合是否需要進行斷端清理
三、骨折斷端磨損性骨吸收的證據分析
四、骨折斷端磨損性骨吸收證據分析的答疑
第五章 牽拉成骨的骨再生愈合原理
第一節 引言與歷史回顧
一、引言
二、牽拉成骨的歷史回顧
第二節 牽拉成骨的骨再生愈合原理
一、幹細胞的來源及其在牽拉成骨骨再生過程中的核心地位
二、血管組織是應力和損傷信號的感受器,對啟動骨再生髮揮主導作用
三、骨組織本身提供了骨再生的種子
四、牽拉成骨需要延遲期的理論依據
五、牽拉期的病理變化與全方位成骨原理
六、固化期的病理變化——牽拉區的髓腔再通與再皮質化
七、骨改建在牽拉成骨機制中的作用
八、脈衝性力學刺激對牽拉成骨的重要性
第三節 牽拉成骨的X線表現與評估
一、牽拉區骨痂的密度分型
二、牽拉成骨骨痂的形態學分型
三、牽拉過慢導致的非均勻成骨現象
四、兩種特殊的牽拉方式
第四節 牽拉成骨的技術細節與併發症
一、截骨與固定
二、延遲期的選擇與注意事項
三、牽拉速度問題
四、固化期調控與外固定架拆除指征
五、牽拉成骨的年齡問題
六、骨搬運的若干問題
七、牽拉成骨的併發症
第五節 牽拉成骨臨床病例解析
一、Abbott 1937年的牽拉成骨病例
二、脛骨遠端骨關節缺損
三、股骨骨不連清創植骨直接牽拉延長
四、變加速快速牽拉成骨的理論推演及初步實驗結果
五、成人低磷性佝僂病伊氏環架脛骨延長矯形的愈合現象
六、結束語
第六章 骨折愈合相關臨床研究與討論
第一節 骨折愈合的臨床基礎問題
一、骨折愈合的關鍵時期
二、腓骨,接骨與截骨的選擇
三、腓骨截骨外固定架固定不植骨治療脛骨骨不連
四、內固定物是否應該取出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