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邱鵬,太原理工大學,助理研究員。在爆破致裂領域,作者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博士後特別資助、博士後面上資助、山西省基礎研究面上項目、山西省回國留學人員科研項目、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等7項縱向科研項目,發表SCIEI論文20餘篇,刊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mpact Engineering》《Engineering Fracture Mechanics》《Theoretical and Applied Fracture Mechanics》《岩石力學與工程學報》《煤炭學報》等權威期刊。
目錄
1 緒論
1 1概述
1 2國內外研究現狀
1 2 1 爆破光測力學方法
1 2 2 爆炸應力波和爆生氣體對裂紋的作用機理
1 2 3 裂紋很好應力場分佈特徵
2 垂直入射爆炸應力波對裂紋作用機理
2 1 引言
2 2 經典和改進的焦散線理論
2 2 1 經典焦散線理論
2 2 2 改進的焦散線理論
2 3 垂直入射爆炸應力波與裂紋作用實驗
2 3 1 實驗試件
2 3 2 實驗系統
2 3 3 爆破後試件
2 3 4 高速相機拍攝的焦散斑圖像
2 3 5 裂紋很好位置和擴展路徑
2 3 6 裂紋速度、應力強度因子,以及兩者之間的關係
2 4 討論
2 4 1 P波、S波的辨別
2 4 2 複合型焦散斑測量存在的問題
2 5 本章 小節
3 斜入射爆炸應力波對裂紋作用機理
3 1 引言
3 2 斜入射爆炸應力波與裂紋作用實驗
3 2 1 實驗試件
3 2 2 實驗系統
3 2 3 實驗結果分析
3 3 經典複合型焦散斑測量準則存在的問題
3 4 改進的畸變複合型焦散斑測量準則理論推導
3 4 1 複合型裂紋產生的光線偏轉
3 4 2 爆炸P波產生的光線偏轉
3 4 3 光線偏轉矢量疊加
3 4 4 光線映射方程的簡化
3 4 5 迭代算法求解w和z0f
3 5 驗證畸變複合型焦散斑模型
3 5 1 P波壓縮項作用情況驗證
3 5 2 P波拉伸項作用情況驗證
3 5 3 裂紋應力強度因子
3 5 4 裂紋擴展速度
3 6 討論
3 6 1 改進的畸變複合型焦散斑模型背後的力學機理
3 6 2 裂紋擴展方向的思考
3 6 3 不足及將來計劃
3 7 附:試件10中P波壓縮和拉伸項作用情況
3 8 本章 小結
4 爆生氣體和反射波對裂紋作用機理
4 1 引言
4 2 爆生氣體和反射波與裂紋作用實驗
4 2 1 裂紋、爆生氣體、爆炸應力波的同時可視化
4 2 2 實驗試件
4 2 3 實驗系統
4 2 4 實驗結果分析
4 2 5 實驗數據的選取
4 2 6 焦散斑幾何形狀變化
4 3 不同焦散斑形狀對應的應力強度因子(SIFs)測量
4 3 1 經典圓形焦散斑計算
4 3 2 畸變橢圓形焦散斑計算
4 3 3 爆炸裂紋很好SIFs變化規律
4 4 爆生氣體和反射波作用下裂紋面特徵
4 5 本章 小結
5 結論與展望
5 1 主要結論
5 1 1 垂直入射爆炸應力波對裂紋的作用機理
5 1 2 斜入射爆炸應力波對裂紋作用機理
5 1 3 爆生氣體和反射波對裂紋作用機理
5 2 創新點
5 3 不足之處
參考文獻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