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韓秀麗,教授,博士生導師,華北理工大學”鳳凰學者”領軍人才。主要從事工藝礦物學、礦產資源高效利用、固體廢棄物資源化及新型礦物材料開發等方面的科研工作。
近年來,主持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4項、河北省自然科學基金及科技攻關項目12項;完成河北鋼鐵集團等企業橫向課題60余項;獲省部級科技進步獎5項;出版著作3部,發表學術論文100餘篇。培養博士和碩士研究生70余人;曾獲全國優秀教師、河北省模範教師、河北省教學名師、河北省師德標兵等榮譽稱號。
目錄
1 高鹼度燒結礦概述
1 1 燒結含鐵原料
1 1 1 磁鐵礦礦石
1 1 2 赤鐵礦礦石
1 1 3 褐鐵礦礦石
1 1 4 菱鐵礦礦石
1 2 高鹼度燒結礦礦相結構
1 2 1 交織結構
1 2 2 熔蝕-交織結構
1 2 3 熔蝕結構
1 2 4 骸晶結構
1 2 5 共晶結構
1 2 6 粒狀結構
1 2 7 斑狀結構
1 3 高鹼度燒結礦質量評價指標
1 3 1 轉鼓指數
1 3 2 還原性
1 3 3 低溫還原粉化性
2 高鹼度燒結礦中主要礦物光學顯微鏡下特徵
2 1 磁鐵礦 Magnetite
2 2 赤鐵礦 Hematite
2 3 磁赤鐵礦 Maghemite
2 4 富氏體 Wüstite
2 5 金屬硫化物 Metal Sulfides
2 6 複合鐵酸鈣 Silico-ferrite of Calcium and Alumino
2 7 鈣鈦礦 Perovskite
2 8 硅酸二鈣 Dicalcium Silicate
2 9 鎂硅鈣石 Merwinite
2 10 硅灰石 Wollastonite
2 11 黃長石 Mellilite
2 12 石英 Quartz
2 13 玻璃相 Silicate Glass Phase
3 現場高鹼度燒結礦礦相特徵
3 1 外礦型高鹼度燒結礦礦相特徵
3 1 1 原料來源及化學成分
3 1 2 配礦方案及工藝條件
3 1 3 燒結礦礦相特徵
3 1 4 礦相特徵與冶金性能的關係
3 2 磁鐵礦型高鹼度燒結礦礦相特徵
3 2 1 燒結礦來源及化學成分
3 2 2 燒結礦礦相特徵
3 2 3 礦相特徵與冶金性能的關係
3 3 釩鈦型高鹼度燒結礦礦相特徵
3 3 1 原料來源及化學成分
3 3 2 燒結礦礦相特徵
3 3 3 礦相特徵與低溫還原粉化指數RDI+3 15mm的關係
4 含鐵原料對燒結礦礦相結構及冶金性能的影響
4 1 印粉配比對燒結礦礦相結構及冶金性能的影響
4 1 1 原料來源及化學成分
4 1 2 原料礦物成分
4 1 3 原料粒度特點
4 1 4 配礦方案
4 1 5 印粉對燒結礦礦相特徵的影響
4 1 6 不同印粉配比燒結礦礦相特徵與冶金性能的關係
4 2 澳粉配比對燒結礦礦相結構及冶金性能的影響
4 2 1 原料來源及化學成分
4 2 2 原料礦物成分
4 2 3 原料粒度特點
4 2 4 配礦方案
4 2 5 澳粉對燒結礦礦相特徵的影響
4 2 6 不同澳粉配比燒結礦礦相結構與冶金性能的關係
4 3 紐曼粉配比對燒結礦礦相結構及冶金性能的影響
4 3 1 原料來源及配礦方案
4 3 2 含鐵原料礦物學特性及燒結基礎性能
4 3 3 紐曼粉對燒結礦礦相特徵的影響
4 3 4 不同紐曼粉配比燒結礦礦相結構與冶金性能的關係
4 4 燒結含鐵原料粒度對燒結礦礦相結構及冶金性能的影響
4 4 1 原料來源及化學成分
4 4 2 含鐵原料礦物學特性及燒結基礎性能
4 4 3 配礦方案
4 4 4 混合含鐵原料粒度對燒結基礎性能的影響
4 4 5 混合含鐵原料粒度對燒結礦礦相特徵的影響
4 4 6 不同含鐵原料粒度燒結礦礦相結構與冶金性能的關係
5 化學成分對燒結礦礦相結構及冶金性能的影響
5 1 鹼度(CaO/SiO2)對燒結礦礦相結構及冶金性能的影響
5 1 1 配礦方案及樣品製備
5 1 2 鹼度對燒結礦礦相特徵的影響
5 1 3 不同鹼度燒結礦礦相特徵及其與冶金性能的關係
5 2 MgO含量對燒結礦礦相結構及冶金性能的影響
5 2 1 配礦方案
5 2 2 MgO含量對燒結礦礦相特徵的影響
5 2 3 不同MgO含量燒結礦礦相特徵及其與冶金性能的關係
5 3 Al2O3含量對燒結礦礦相結構及冶金性能的影響
5 3 1 配礦方案
5 3 2 Al2O3含量對燒結礦礦物組成的影響
5 3 3 不同Al2O3含量燒結礦礦相特徵及其與冶金性能的關係
5 4 MgO/Al2O3對燒結礦礦相結構及冶金性能的影響
5 4 1 配礦方案
5 4 2 MgO/Al2O3對燒結礦礦相特徵的影響
5 4 3 不同MgO/Al2O3燒結礦礦物學特性及其與冶金性能的關係
5 5 TiO2含量對燒結礦礦相結構及冶金性能的影響
5 5 1 配礦方案
5 5 2 TiO2含量對燒結礦礦相特徵的影響
5 5 3 不同TiO2含量燒結礦礦相特徵及其與冶金性能的關係
6 高鹼度燒結礦礦相結構形成機理
6 1 實驗方案
6 2 燒結成礦過程中礦物的形成
6 2 1 赤鐵礦的形成
6 2 2 磁鐵礦的形成
6 2 3 鐵酸鈣的形成
6 2 4 鈣鈦礦的形成
6 3 燒結成礦過程中顯微結構的形成
6 3 1 不同階段赤鐵礦型燒結礦和磁鐵礦型燒結礦顯微結構的變化
6 3 2 不同階段釩鈦型燒結礦顯微結構的變化
6 3 3 燒結成礦過程中熔蝕結構的形成
6 3 4 燒結成礦過程中班狀結構的形成
6 4 礦相結構對燒結礦低溫還原粉化的影響機理
6 4 1 礦物組成對燒結礦低溫還原粉化的影響機理
6 4 2 顯微結構對燒結礦低溫還原粉化的影響機理
7 高鹼度燒結礦中元素運移規律研究
7 1 Mg在燒結成礦過程中的運移規律
7 1 1 原料成分及實驗方案
7 1 2 溫度對鎂的運移規律影響
7 1 3 不同MgO含量對鎂的運移規律的影響
7 1 4 Mg的運移規律對燒結礦低溫還原粉化的影響
7 2 Al在燒結成礦過程中的運移規律
7 2 1 原料成分及實驗條件
7 2 2 溫度對Al的運移規律影響
7 2 3 不同Al2O3含量對鋁的運移規律的影響
7 2 4 Al的運移規律對燒結礦低溫還原粉化的影響
7 3 Ti在燒結成礦過程中的運移規律
7 3 1 原料成分及實驗條件
7 3 2 溫度對Ti的運移規律影響
7 3 3 Ti的運移規律對燒結礦低溫還原粉化的影響
8 基於響應面法的高鹼度燒結礦質量優化
8 1 響應面法簡介
8 1 1 響應面法原理
8 1 2 Box-Behnken設計簡介
8 1 3 中心複合設計簡介
8 2 基於響應面法的燒結礦RDI+3 15mm優化
8 2 1 基於燒結礦RDI+3 15mm的響應面法燒結實驗
8 2 2 燒結礦RDI+3 15mm指數模型擬合
8 2 3 響應面模型分析及RDI+3 15mm指數優化
8 3 高鹼度燒結礦的還原指數優化
8 3 1 基於燒結礦RI的響應面法燒結實驗
8 3 2 還原指數RI響應面模型擬合
8 3 3 響應面模型分析及RI指數優化
8 4 高鹼度燒結礦綜合質量優化
8 4 1 燒結礦微觀特徵模型擬合
8 4 2 基於響應面-模糊綜合評判的燒結礦綜合質量優化
8 4 3 基於響應面-多目標粒子群算法的燒結礦綜合質量優化
參考文獻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