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劉瑞璞,1958年1月生,天津人,北京服裝學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藝術學學術帶頭人。研究方向為服飾符號學,創立中華民族服飾文化的結構考據學派和理論體系。代表作:《中華民族服飾結構圖考(漢族編、少數民族編)》《清古典袍服結構與文章 規制研究》《中國藏族服飾結構譜系》《旗袍史稿》《苗族服飾結構研究》《優雅紳士 1-6卷》等。
鄭宇婷,1994年10月生,東華大學設計學博士。研究方向為服飾史論與美術考古。代表作:《”杭州織造”乾隆八旗棉甲的規制與成造》《八旗兵丁棉甲胄標本”號記”釋讀》《漢唐風格瑞鳥銜綬紋的演變歷程探究》等。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 1
一、從清史研究的觀點說起 / 3
1 漢化說?新清史說? / 3
2 清朝武備傳統與漢文化融合的制度化建構 / 4
3 滿族騎射傳統下棉甲胄標本研究的獨特性 / 6
二、文獻綜述 / 8
1 古籍文獻 / 8
2 相關研究成果 /12
3 國外文獻 / 16
三、標本研究路徑和方法 / 17
四、文獻研究與學術調查 / 26
1 確定研究方法路徑 / 13
2 文獻研究 / 14
3 比較研究 / 30
第二章 八旗制度與尚武文化 / 27
一、八旗制度的”神武開基” / 30
二、八旗制度職能的”多元一體” / 34
三、從弓馬騎射到軍事儀制 / 37
1 ”大閱”制 / 37
2 木蘭秋獮 / 41
3 南巡演武 / 45
四、本章 小結 / 48
第三章 清代戎服系統 / 49
一、甲胄與行服二元戎服系統 / 51
二、甲胄系統 / 54
1 棉甲胄從務造精良到萬乘旌旄 / 54
2 鎖子甲清制神器 / 58
3 藤牌營兵與虎衣 / 61
三、行服系統 / 65
1 行冠 / 66
2 行褂 / 67
3 行袍 / 69
2 行帶 / 72
3 行裳 / 74
四、本章 小結和餘論 / 76
1 成也甲胄,敗也甲胄 / 76
2 行服滿俗漢制的範式 / 77
第四章 清早期甲胄規制 / 81
一、努爾哈赤、皇太極甲胄的清承明制 / 84
二、順治、康熙皇帝甲胄及其規制初定 / 91
三、本章 小結 / 96
第五章 清早期校甲的標本研究 / 97
一、清早期校甲標本 / 100
二、清早期校甲標本形制特徵 / 103
三、清早期校甲標本信息採集與結構圖復原 / 112
1 校甲標本結構數據信息 / 112
2 前鋒校甲標本結構圖復原 / 115
3 驍騎校甲標本結構圖復原 / 124
四、清早期校甲標本織物紋樣信息 / 131
五、本章 小結 / 134
第六章 乾隆大閱甲 / 135
一、乾隆皇帝大閱甲規制 / 138
二、乾隆大閱甲成造的奢華與節 儉 / 145
三、乾隆皇帝各式大閱甲 / 147
四、本章 小結 / 152
第七章 乾隆八旗兵丁棉甲標本研究 / 153
一、八旗兵丁棉甲胄標本的形制特徵 / 156
二、八旗兵丁棉甲胄標本信息採集與結構圖復原 / 166
三、八旗兵丁棉甲胄標本的滿文”號記”信息 / 176
四、八旗兵丁棉甲與蘇州碼 / 178
五、八旗兵丁棉甲的官營與”杭州織造” / 180
六、八旗兵丁棉甲胄的貯藏 / 187
七、本章 小結 / 190
第八章 晚清棉甲的結構與規制 / 191
一、晚清的褌甲和棉甲規制 / 194
二、晚清親王鎖子錦棉甲標本形制與《皇朝禮器圖式》的記載 / 199
三、晚清親王鎖子錦棉甲標本結構圖復原 / 204
四、晚清親王鎖子錦棉甲標本織物和紋飾細節 / 212
五、本章 小結 / 214
第九章 結論 / 215
一、滿俗漢制的棉甲結構圖譜 / 218
二、定結構,分章 制 / 221
三、滿俗漢制的棉甲”號記”信息 / 223
四、八旗制度與五行學說 / 225
五、成也騎射敗也騎射 / 226
參考文獻 / 227
附錄 / 230
附錄1 清代棉甲胄復原 / 230
附錄2 術語索引 / 235
附錄3 圖錄 / 236
附錄4 表錄 / 241
後記 / 242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