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現象 克里斯托弗.亞歷山大 9787112295203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中國建築工業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2,531
商品編號: 9787112295203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書籍均為代購,我們向大陸付款發訂後即無法取消,為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下訂前請慎重考慮!下訂前請慎重考慮!謝謝。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503*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生命的現象
ISBN:9787112295203
出版社:中國建築工業
著編譯者:克里斯托弗.亞歷山大
頁數:472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733798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這部四卷本著作從揭示生命現象的本質到探索創造生命的過程,再到描繪生命世界的願景,最後回歸生命的終極本源——通過層層深入的結構邏輯,闡明了如何通過建築實現人與自然的深度統一,以及如何在建造中喚醒人類與世界的本真聯繫。
《第一卷 生命的現象》以理論為起點,揭示了”生命”是一種能夠被感知、測量並創造的真實存在。建築的美和生命皆因其作為一個整體,通過具有尺度層級、強中心感知體、邊界、交替重複、積極空間、優美的形狀、局部對稱、深度連鎖與模糊、對比、漸變、粗糙、呼應、虛空、簡約和內在寧靜、不可分割這15種屬性的中心感知體的嵌套和關聯而構成。亞歷山大教授指出,當代建築領域的混亂與困境,根源就在於對建築生命本質的忽視。本卷提出了一種結合科學、哲學與藝術,基於人類感知重新理解建築的美與生命的科學觀測方法,為創造和諧、具有生命的建築環境提供支撐。
《第二卷 創造生命的過程》從動態生成的角度切入,提出了一種以”生命過程”為核心的全新建築與規劃方法。亞歷山大教授指出,現代社會因機械化的設計流程和僵化的制度,阻礙了建築的生命在創作過程中的自然展開。他強調,建築生命的創造是一個兼顧整體與局部的漸進過程,通過”15種結構保持轉換”逐步實現。過程的每一步決策都基於環境和現有結構,每一步都有助於提升整體的深層秩序並賦予其獨特性,每一步都在去除冗餘、強化必要,最終形成具有複雜性與整體性、能夠激發人類深層感受的生命結構。這種生命過程不僅為現代建築設計提供了方法論支持,而且對當前機械僵化的設計模式提出了深刻反思。
《第三卷 生命世界的願景》聚焦實踐層面,描繪了一幅基於”生命過程”的設計願景。通過大量實際案例,本卷探索和實踐了一種有機的、強調建築與環境依存關係的設計方法,並探討了如何運用新方法構建充滿歸屬感、和諧美感和獨特性的建築環境。亞歷山大教授用細膩的筆觸向讀者展示,無論是城市公共空間的規劃還是建築細節 的設計,生命過程都能在建築、使用者與環境之間持續反饋與調適,從而實現共生關係。這一方法不僅能滿足使用者深層次的情感需求,還能賦予建築作為藝術品的永恆價值,使其成為能夠與世界和諧共存的傑作。
《第四卷 生命之光的根基》將視角提升到哲學和藝術的高度,回歸生命結構的本源,探討了”自我”作為萬物生命之光的深層意涵。通過對古代藝術與建築的剖析,亞歷山大教授揭示了它們的偉大之處均源於對最深層自我的真實表達。他提出了一種忠於自我的秩序創造方法,以實現物質與自我的深層鏈接。這種方法以整體展開結構為引導,尊重自然的秩序與動態的生成過程,逐步強化自我與物質的關聯,從而創造出超越機械化、能夠滋養人類心靈的深刻之作。
全四卷緊密相連,環環相扣,為我們提供了一種全新的理解建築、自然與人類關係的視角——從生命的本質出發,以自然為師,通過動態生成的過程,將建築的秩序與生命重新帶回人類的生活場景。亞歷山大教授的洞察力和實踐精神,將為每一位讀者帶來新的啟發,讓我們重新認識建築的意義——建築不僅是生活的載體,更是生命的延續。
這四卷不僅是一部建築學的理論巨著,更是一部融合哲學、科學與藝術的跨學科的學術經典。亞歷山大教授的理論不僅為建築設計提供了深刻的指導,更為我們思考人與自然、人與環境的和諧共存提供了重要啟示。通過全四卷的閱讀,或許我們能夠重新認識建築與生命的關係,重新定義建築的意義。在生命與秩序的指引下,我們將不再止步於形式化的美學追求,而是深入探索如何創造出真正能夠滋養人類內心的空間,讓我們重新在建築中發現生命的光輝,在生活中擁抱自然的秩序,並在人與世界的深層統一中找到真正的寧靜與滿足。

目錄

譯者序
中文版序
總序
前言
第一部分
第1章 生命的現象
第2章 生命強度
第3章 整體和中心感知體理論
第4章 生命如何源於整體性
第5章 15種基本屬性
第6章 自然界的15種屬性
第二部分
第7章 個性的秩序本質
第8章 自我鏡像
第9章 超越笛卡兒:科學觀察的新模式
第10章 生命結構對人類生命的影響
第11章 空間的覺醒:建築的作用原理
結語
附錄 整體性與生命結構中的數學
致謝和圖片來源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