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園林,是中國人夢中的桃花源。作為一種文化象徵,園林,如同一個中國魔盒,從中源源不斷地湧出各種神話和奇觀,是對蓬萊仙境與桃花源的幻想,也是對人與自然關係的投射。本書是”陳博士說園林系列叢書”之挺有意思的園林斷代史普及讀物的第二冊,介紹了秦漢時期園林的30個知識點,融故事性與趣味性於一體,輕鬆有趣、通俗易懂、圖文並茂。賞盡秦宮漢苑,覽遍秦磚漢瓦,本書最終發掘了秦漢時期奠定的古典園林基調。
作者簡介
陳波,浙江大學園林博士、浙江省151人才、杭州市131人才;現任浙江廣廈建設職業技術大學建築工程學院教授、風景園林專業帶頭人、鄉村振興與園林設計研究院院長;兼任浙江師範大學設計與創意學院碩士生導師,浙江省重點新型專業智庫杭州國際城市學研究中心、浙江省城市治理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浙江省浙派園林文旅研究中心主任,浙江省風景園林學會園林文化藝術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陳博士說園林”“園林生活家”園林科普新媒體平臺主理人,園林科普作家。
目錄
自序
前言
劇透 秦漢園林那些事兒
一 秦漢園林的時代背景
二 秦漢園林發展簡史
言歸正傳 奠定古典園林的基調
第一篇 名人與園林
第一講 阿房宮: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宮殿
第二講 秦代馳道:歷史上最早的國道
第三講 上林苑:史上最大的皇家園林
第四講 長樂宮、未央宮:漢高祖的小確幸
第五講 建章 宮:漢武帝”金屋藏嬌”之地
第六講 椒房殿:漢代皇后居住的宮殿
第七講 梁孝王園:梁園雖好,終非久戀之家
第八講 袁廣漢宅園:中國最早的私家園林
第九講 賈誼故居:中國最早的名人故居
第十講 梁冀菟園:東漢第一巨貪的私園
第十一講 笮家園:蘇州最早的私家園林
第二篇 名勝與園林
第十二講 秦磚漢瓦:見證秦漢宮殿的輝煌
第十三講 秦皇纜船石:杭州最早的地標
第十四講 漢長安城:中國最早的國際大都市
第十五講 南越國宮署御苑:嶺南園林的源頭
第十六講 襄陽習家池:中國最早的郊野園林
第十七講 蘇州鄧尉山:東漢第一功臣隱居地
第十八講 桐廬嚴子陵釣台:天下第一釣台
第十九講 洛陽白馬寺:中國第一古刹
第三篇 學術與園林
第二十講 漢賦:環境美學思想與園林
第二十一講 樂府詩:漢代流行歌與園林
第二十二講 神仙說:仙境傳說與園林
第二十三講 分野說:星宿文化與園林
第二十四講 形法說:相宅之術與園林
第四篇 典籍與園林
第二十五講 《史記》:商周秦漢的園林
第二十六講 《淮南子》:道家思想與園林
第二十七講 《說苑》:山水思想與園林
第二十八講 《白虎通義》:神學思想與園林
第二十九講 《論衡》:氣象思想與園林
第三十講 《傷寒雜病論》:中和思想與園林
彩蛋 從秦漢風骨到魏晉風流
精彩書摘
一、秦始皇的”天下第一宮”
阿房宮在歷史上赫赫有名,被譽為”天下第一宮”,它與萬里長城、秦始皇陵、秦直道並稱為”秦始皇的四大工程”。這四大工程是中國首次統一的標誌性建築,也是華夏民族開始形成的實物標識。
秦始皇統一天下之後,開始採用車同軌、書同文、統一度量衡等多種治理國家的手段。同時,在北部邊境演練衛戍部隊,防止匈奴南下;在南部邊境開鑿水道,向百越地區用兵。
據《史記 秦始皇本紀》記載,統一全國後,秦始皇仍然居住在咸陽宮中,既沒有搬遷到其他宮殿的打算,也沒有修建新的宮殿的想法。他盡心修繕咸陽宮,以打造大國皇宮的煌煌氣象。但是,隨著咸陽人口急劇增加,秦都城所在的渭河北部地區人滿為患,但受到周邊水系分佈的影響,咸陽已經不能再擴大了。因此,在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也就是天下統一後的第九年,秦始皇下詔在龍首原西部的上林苑中修建新的宮殿群,作為未來秦朝萬世永駐的新政治中心。首先建造的,就是阿房宮。
關於”阿房”的讀法,傳統上認為是”ē páng”,但有爭議。
其實,後世所傳的阿房宮,僅僅是新宮殿群中前殿(也叫朝宮)的名字,秦始皇本打算在整座宮殿建成之後”更擇名命名之”。前殿也是整個新宮殿群建設進度最快的部分。但由於宮殿規模實在太大,雖然每天都有十幾萬苦役參加營建工作,但一直到秦朝滅亡時,此宮仍然沒有竣工。因此,人們就稱它為阿房宮。
這座宮殿為何名叫”阿房”,歷代記載分歧,說法不一。
相傳,秦王嬴政在邯鄲城作為質子時愛上了一個邯鄲女子,名阿房,他統一天下後想立她為後,卻遭到眾大臣反對,只因她是趙女。阿房為了不讓嬴政為難,上吊自殺。秦始皇為了紀念這位他深愛過的女子,因而起名”阿房宮”。
也有人認為,”阿房”一名是由於宮址靠近咸陽而得名的。”阿,近也,以其去咸陽近,且號阿房。”
《史記》的解釋是,”阿房”一名是根據此宮”四阿旁廣”的形狀來命名的。阿,在古意中亦可解釋為曲處、曲隅、庭之曲等。阿房宮”盤結旋繞、廊腰縵回、屈曲簇擁”的建築結構就體現了這種”四阿旁廣”的風格和特點。正是由於阿房宮的這種建築風格,在《史記 秦始皇本紀》索引中解釋此宮為何稱”阿房宮”時說:”此以其形命宮也,言其宮四阿旁廣也。”
《漢書》的觀點是,之所以被稱為阿房宮,是因為上宮宮殿高峻,若于阿上為房。《漢書 賈山傳》中的注釋曰:”阿者,大陵也,取名阿房,是言其高若干阿上為房。”這就是說,阿房宮是由於宮殿建築在大陵上而得名的。從考古發掘角度來看,阿房宮就建在高峻的台基之上,正如《漢書》所言。
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七月,秦始皇在東巡途中駕崩,九月葬於驪山。秦始皇去世時,阿房宮尚未修成,秦二世胡亥將所有勞動力都調往驪山修建秦始皇陵,阿房宮工程被迫停了下來。
秦二世元年(前209)四月,秦始皇陵主體工程基本完工,而此時的阿房宮工程已停工7個月了。為實現先帝的遺願,秦二世從陵墓工程中調出部分人力繼續修築阿房宮。
秦二世元年(前209)七月,陳勝、吳廣起義爆發,秦帝國危在旦夕。在當時天下賦稅繁重、民不聊生和戰事危急的狀態下,阿房宮工程即使不停工,也不可能按部就班地施工下去了。
秦二世三年(前207)八月,丞相趙高作亂,劫持二世于望夷宮,逼迫二世自殺。二世死後,阿房宮最終完全停工。
阿房宮雖然沒有完全建成,但其部分附屬建築”阿城”等仍然存留了很長時間。
據史書記載,漢武帝建元三年(前138),”阿城”還屬_xFFFF_上林苑的一部分。魏晉時期,阿城因臨近長安,成為屯兵的地方。隋末,唐太宗李世民入關,也曾經屯兵阿城。大約到了宋代,阿城被毀。
秦阿房宮不僅是秦代建築中最宏偉壯麗的宮殿群,是中國古代宮殿建築的代表作,更記載著中華民族由分散走向統一的歷史,承載著華夏文明的輝煌記憶。”阿房宮遺址”於1956年被陝西省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61年,由國務院公佈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2年,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定為世界上最大的宮殿基址,屬_xFFFF_世界奇跡,成為名副其實的”天下第一宮”!
二、阿房宮的規模與佈局
關於阿房宮的範圍,唐代杜牧的《阿房宮賦》裡有”覆壓三百餘裡,隔離天日”的說法,這顯然是杜大詩人的浮誇之詞。但古代地理書籍《三輔黃圖》裡也稱其”規恢三百餘裡”,這應該是泛指關中的全體秦朝宮殿而言。
僅現在能夠挖掘出的前殿基址,就已經讓人瞠目結舌。阿房宮前殿基址東西長1270米,南北寬426米,面積約54 4萬平方米,比天安門廣場還要大10萬平方米。
1994年11月1日至12月25日,西安市文物局文物處、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所進行了為期55天的考古調查。根據西安市文物局文物處、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所發佈的《秦阿房宮遺址考古調查報告》,我們可以對阿房宮的佈局做一下簡要的介紹。
阿房宮遺址位於西安市以西13千米的古潏河西岸,西
前言/序言
作為大學老師,我給大 一新生開設過風景園林導 論課程,開設這門課的目 的是”掃盲”,讓風景園林專 業的新生對學科和行業有 總體性、概括性的認識, 從而對學生未來的專業學 習起到宏觀指導作用。在第一堂課的開始,我 總會讓同學們談談自己對 風景園林的認識。答案基 本上千篇一律:”栽花的”“ 種樹的”“搞綠化的”這讓 我心裡拔涼拔涼的。對於園林知識,風景園 林專業的新生都懵懵懂懂,大眾的瞭解情況就更加 不容樂觀! 現實問題擺在面前:生 活節 奏越來越快,我們整 日穿梭在水泥森林中,忽 視了身邊的許多美好—— 春天的鳥語清風、夏天的 蟬鳴荷香、秋天的落葉繽 紛、冬天的皚皚白雪 熱愛自然、嚮往自然, 是人類的天性。當前,美 麗中國、美好生活已成為 人們物質相對豐富之後普 遍追求的精神境界。園林,是現實生活中的 桃花源。在園林中,人與 自然能夠和諧相處。如果說建築給了我們遮 風擋雨、禦寒避暑的港灣,那麼園林則賦予我們生 活的詩意與靜謐。於是, 我們都希望,守著一方向 往的天地,寄情山水、侍 弄花草、觀鳥賞魚,尋得 內心的安寧,享受大自然 的恩賜,讓園林融入生活 中。但是,園林在古代屬_xFFFF_ 統治階級和富貴階級的私 有財產,而在現代又由於 自身發展的原因,急功近 利的現象越來越多,流連 於登堂入室,陶醉於自我 欣賞,越來越”高大上”的專 業研究成果讓曾經的桃花 源離人們的日常生活越來 越遠。中國是一個有著五千年 文明史的古國,中國園林 也有三千年發展歷史,並 被舉世公認為”世界園林之 母”。燦爛悠久的園林歷史 文化讓我們感到榮耀的同 時,常常又感覺有些虛無 縹緲。除了園林史教科書 上乾巴巴的園林名稱和建 造朝代,我們又知道多少 ?和我們今天奔波忙碌的 生活又有什麼關係? 其實,園林的內涵和外 延很寬廣,用專業的語言 來定義:”園林”是在一定的 地域,運用工程技術和藝 術手段,通過改造地形( 或進一步築山、疊石、理 水)、種植樹木花草、營 造建築和佈置園路等途徑,創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環 境和遊憩境域。可見,園林既是具體的 休憩空間與場所,包含亭 台樓閣、山石路徑和花木 溪池,又是抽象的文化精 神,表達了人生哲學、詩 畫意境和環境理想。這些 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正與 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心 中懷著園林雅趣,眼前處 處皆可化作桃源。在大力提倡傳承發展中 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今天, 作為優秀傳統文化代表之 一的中國園林,必須打破” 養在深閨人未識”的現狀, 通過廣大從業者的不懈努 力,拉近和大眾之間的距 離,並融入人們的日常生 活之中,最終實現”讓園林 文化流行起來,讓園林生 活成為時尚”的目標。因此,有了以”園林生活 家”“陳博士說園林”等為主 題的新媒體矩陣,以及相 關的系列公益活動、系列 科普叢書 作為”陳博士說園林系列 叢書”的第一部,2019年出 版的《挺有意思的中國古 典園林史》是在出版社編 輯老師的鼓勵與幫助下開 始創作的,第一次寫科普 讀物,我難免有點誠惶誠 恐,好在”手中有糧,心中 不慌”,下筆很從容,並在 較短時間內順利完成。《挺有意思的中國古典 園林史》是我國第一部關 于園林歷史普及的著作。該書深入淺出,寓教於樂,在系統梳理中國古典園 林發展歷程的基礎上,介 紹了一些重要的著名園林 和園林趣事。該書出版後,業內專家與廣大讀者對 它的評價都挺高。但是,在小成績面前沾 沾自喜、裹足不前,絕不 是陳博士的做事風格。因為我深深知道,中國 古典園林幾乎涵蓋了中華 文化的方方面面,是一部 全景式的百科全書,博大 精深,限於篇幅和體例, 該書涉及的僅僅是冰山一 角,而且很多內容都是點 到即止,還不夠全面、深 入,因此,我心裡總感覺 對不起讀者朋友們的厚愛,希望能儘快有所彌補。於是,我下定決心、克 服困難,著手創作了先秦 至明清等時期的”園林斷代 史普及讀物系列”,包括 2024年1月出版的《挺有 意思的先秦園林》、這本 《挺有意思的秦漢園林》,以及正在籌備之中的後 續分冊。大家可以這樣理解,《 挺有意思的中國古典園林 史》屬_xFFFF_”一本通”式的基礎 讀物,體系完整且簡明扼 要,可以作為入門書籍進 行泛讀;而後續的斷代史 系列,可以作為進階書籍 進行精讀,相信您一定會 樂在其中、收穫滿滿。“園林斷代史普及讀物” 的寫作方式,盡可能融故 事性與趣味性於一體,輕 松有趣、通俗易懂、圖文 並茂;每冊收錄的30個知 識點,盡可能融全面性與 代表性於一體,包羅萬象 、重點突出;既有對著名 園林景觀的介紹,也有對 相關背景知識的論述;既 有對古典園林案例的分析,也有對現代園林設計的 借鑒 為了讓這套叢書早日與 大家見面,我像打了雞血,連日奔忙於查閱資料、 構思、寫作、配圖,努力 讓它以最好的面貌呈現在 大家面前。“詩意的人生,是堅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