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陳弘:浙江桐鄉人,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國家一級註冊建築師,浙江工業大學建築系特聘實踐導師。現任浙江工業大學工程設計集團副總建築師、第一建築設計研究院院長,長三角建築學會聯盟副秘書長。學術兼職有:中國建築學會地下空間學術委員會理事、長三角建築學會聯盟資深專家、浙江省勘察設計協會優秀設計評審專家、浙江省教育廳重大項目論證專家、杭州市教育局重大項目論證及施工圖質量評審專家、浙江省九年義務教育普通學校建設標準編製組成員等。主持完成浙江省援川抗震救災省級重點項目「青川木魚中小學」、浙江省重點項目「臨平星燦九年一貫制學校」、學軍中學、浙大附中、競舟小學等知名教育類建築項目50餘項,指導完成省內外各階段教育類項目100餘項。歷年來獲省、市級勘協優秀勘察設計各等級獎項26項。
目錄 序言(應義淼)
前言
第1章 中小學教育理念發展與需求轉型
1 1 當前我國中小學教育發展概述
1 1 1 當前發展的主要目標
1 1 2 未來發展的主導方向
1 2 需求增長驅動下的建設規模發展
1 2 1 學生數量增長
1 2 2 教師數量增長
1 2 3 建設規模攀升
1 3 教育體制發展下的建設條件差異
1 3 1 招生制度
1 3 2 辦學主體
1 3 3 城鄉分異
1 3 4 公益援建
1 4 教育學科發展對學生心理的關注
1 4 1 中小學學生心理髮展逐漸受到重視
1 4 2 中小學學生心理髮展特徵
1 5 教學模式轉變下的空間需求轉型
1 5 1 以「編班授課制」為代表的工業化教學模式
1 5 2 以「素質教育」為核心的人本化多元教學理念
1 5 3 新時期強調跨學科實踐的綜合性教學理念
第2章 中小學教育建築規劃模式特徵與演進
2 1 工業革命前的教育空間演變歷程
2 1 1 文字與口語作為媒介時期
2 1 2 依託于教育工作者的文化傳遞時期
2 1 3 東西方教育空間模式的雛形
2 1 4 印刷術帶來的初等教育與空間形態演進
2 1 5 早期東西方教育建築空間布局差異
2 2 以物質功能分區為主導的空間布局模式
2 2 1 工業化教育體系的形成
2 2 2 強化行政功能的總體布局
2 2 3 教學平面空間組織模式
2 2 4 空間形式的制約與嘗試
2 3 以功能多元複合為導向的開放布局模式
2 3 1 開放式教育理念的出現
2 3 2 注重靈活開放的總體布局
2 3 3 開放式教學空間設計
2 3 4 與交通空間結合的公共空間
2 4 城市高密度桎梏下的模式突破
2 4 1 垂直校園模式
2 4 2 固有意象改變
2 4 3 城市界面融合
2 5 當前中小學教育建築設計反思
2 5 1 總體空間布局封閉
2 5 2 活動空間形式固化
2 5 3 智慧節能有待提升
第3章 特色共享的校園空間布局
3 1 校地共享模式
3 1 1 體育設施空間共享
3 1 2 學習設施空間共享
3 1 3 中小學接送集散空間
3 2 校內共享空間
3 2 1 走廊過廳空間
3 2 2 屋面平台空間
3 2 3 地下空間
第4章 多元融合的教學空間組合
4 1 「走班制」模式下的教學空間組織
4 1 1 「走班制」教學模式的空間需求
4 1 2 「走班制」模式下的校園空間組織
4 2 「跨學科」交流下的校園布局模式
4 2 1 STEAM教育模式下教學空間的轉變
4 2 2 STEAM教育模式下的教學空間組織
4 3 「混齡」編班下教學空間的發展趨勢
4 3 1 「混齡」編班教育模式的發展
4 3 2 「混齡」編班的教學空間特徵
第5章 智慧綠色的育人空間環境
5 1 智慧校園建設
5 1 1 智慧校園平台
5 1 2 大數據交換中心
5 2 綠色育人空間
5 2 1 綠色校園設計
5 2 2 被動式低能耗措施
5 2 3 主動式輔助節能措施
第6章 因地制宜的教育建築規劃
6 1 氣候因素影響
6 1 1 氣候因素影響下的建築布局
6 1 2 氣候因素影響下的建築形態
6 2 地形地貌影響
6 2 1 地形地貌影響下的建築布局
6 2 2 地形地貌影響下的建築組群
6 3 利用自然環境
6 3 1 環境因素影響下的建築形態
6 3 2 優化教育建築空間整體環境
第7章 特殊類型中小學教育建築
7 1 職業技術中學
7 1 1 職業技術中學的現狀
7 1 2 基於特定培養的空間需求
7 1 3 空間設計策略
7 2 特殊教育學校
7 2 1 特殊教育學校的現狀
7 2 2 基於行為障礙特徵的空間需求
7 2 3 空間設計策略
第8章 中小學教育建築實踐案例評析
8 1 守正創新
8 2 案例優選
8 3 展望未來
參考文獻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