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在前現代中國,活躍著被稱為”文弱書生”的男性群體,卻少有人從性別文化視角去關注他們。他們是如何形成的,內部存在怎樣的張力,所呈現出的男性氣概又會是怎樣的面貌?種種謎團,等待研究者前來解答。長期從事中國男性研究的香港大學中文學院教授宋耕,採用跨學科的研究方法,通過對歷代經典文學文本和歷史敘事的分析,聚焦傳統文化中以”才子”為代表的文弱書生,考察男性氣概在中國文化語境中的建構。在前現代中國,社會性別話語更多以權力而非生理性別為基礎,以”才子”為代表的文弱書生,可被視為中國文化中理想的男性形象,本書通過講述城市居民的欲望、幻想、需求和品味,生動呈現前現代中國的男性群體,啟發讀者對男性氣概內涵的理解。
作者簡介
宋耕,香港大學中文學院教授。講授翻譯研究和中國研究領域的課程,致力於從跨文化、跨學科、跨歷史的角度考察中國的性別文化問題。著有《當代中國的男性與男性氣質》(Men and Masculinities in Contemporary China)、《電視的中國性:性別、民族和主體性》(Televising Chineseness: Gender,Nation,and Subjectivity)等。
目錄
簡體中文版序言
英文版序言
導論
第一章 作為文化話語的”文弱書生”
第二章 從屈原到張生:雌柔”士”的譜系流變
第三章 文本性、儀式與”馴柔身體”
第四章 才子對君子:反諷、顛覆與遏制
第五章 唇紅齒白、面如冠玉:同性情愛與男性身體
第六章 同性社交渴望:英雄氣概、厭女表現與男性間紐帶
注釋
參考文獻
索引
譯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