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證據原理及其應用 張斌 古劍 9787519483494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光明日報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604
商品編號: 9787519483494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書籍均為代購,我們向大陸付款發訂後即無法取消,為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下訂前請慎重考慮!下訂前請慎重考慮!謝謝。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503*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刑事證據原理及其應用
ISBN:9787519483494
出版社:光明日報
著編譯者:張斌 古劍
頁數:266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733458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是四川大學法學院張斌教授在綜合考察成都市雙流區人民檢察院等20餘家基層實務單位刑事案例的基礎上,對刑事證據原理及其運用問題所做的原創性思考。內容既包括刑事證據的基本概念、基本屬性、基本形式等基礎性問題,也包括近年來學界與實務界爭議較大的實務問題,經過多年的講授與實踐,在學術思想上獨樹一幟。 本書研究包括證據概念、證據屬性、非法證據、證據方法、證明責任、證明標準等重要的刑事證據問題,是作者在綜合考察實務證據問題的基礎上,結合多年對刑事證據理論思考所進行的原創性研究。主要內容包括刑事證據概念的學科理解及其意義、刑事證據屬性「三性說」的理論反思及其修正、非法證據排隊規則實務運用的技術難題、刑事證明責任的當事人屬性及其運用疑難、英美刑事證明標準在理解上的疑難及其對我國的借鑒意義、刑事被告人反向承擔證明責任的相關理論與實務問題、科學證據在理論與實務中的評價與判斷,新興科學證據問題研究等等。作者這些問題的研究得到了包括國家社科基金、四川省社科項目等國家級、省部級項目的支持,在理論界與實務界具有重要影響。

作者簡介

張斌 法學博士,四川大學法學院證據法教授,博士生導師,四川省首屆十大中青年法學專家,四川省人民政府專家委員會委員,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訪問學者,四川省海外高層次留學人才,中國人民大學證據法研究所研究員。四川省人民法院審判教官、四川省人民檢察院檢察教官,四川省人民法院、四川省人民檢察院、成都市人民法院、成都市人民檢察院及21個區縣法檢兩家30多個單位的諮詢專家。主講證據法、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等課程。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項,省部級項目3項,出版個人專著2部,發表論文50餘篇。

目錄

第一章 證據概念的學科分析——法學、哲學、科學的視角
一、證據概念分析的法學路徑
二、證據概念分析的哲學路徑
三、證據概念分析的科學路徑
四、證據概念的法學屬性
第二章 論我國刑事證據屬性理論的重構——刑事證據「四性說」的提出與意義
一、證據三性說的理解與操作難題
二、改良抑或是改造:對證據三性說的兩種理論態度
三、刑事證據四性說的基本構想
四、刑事證據四性說的比較優勢
第三章 我國非法證據排除規則運用的十大技術難題——兼評《關於辦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證據若干問題的規定》
一、非法證據排除規則的證據法屬性
二、我國運用非法證據排除規則的十大技術難題
三、《關於辦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證據若干問題的規定》評析
第四章 非法證據證明責任及標準的實踐把握
一、非法證據證明責任分配及標準問題的複雜性
二、《排除規定》有關「非法證據」證明責任分配和證明標準的規定
三、《排除規定》相關規定評析及問題
第五章 論英國法刑事證明責任的實質內涵——兼評「階段說」與「分層說」
一、英國法中「說服責任」的意義及特徵
二、英國法對刑事庭審進程中「證據責任」的描述
三、英國法中「說服責任」與「證據責任」的關係
四、我國關於英國法刑事證明責任的「階段說」和「分層說」
五、結論和意義
第六章 論被告人承擔客觀證明責任
一、被告人承擔客觀證明責任的特點
二、被告人承擔客觀證明責任與其承擔主觀證明責任的聯繫
三、被告人承擔客觀證明責任與無罪推定原則的矛盾
四、被告人承擔客觀證明責任的刑事法律依據及限制條件
五、關於違法阻卻事由與責任阻卻事由的客觀證明責任問題
六、結論
第七章 再論被告人承擔客觀證明責任——以我國刑法規定的持有型犯罪為例
一、持有犯的犯罪構成屬性以及證明問題的主要疑難
二、學界關於持有型犯罪證明責任分配的主要觀點
三、三種觀點辨析以及被告人在持有型犯罪中承擔客觀證明責任的刑法根據
四、被告人的客觀證明責任在持有型犯罪中的具體情況
五、被告人承擔客觀證明責任的刑法原理
六、關於「客觀歸罪」的質疑及結論
第八章 三論被告人承擔客觀證明責任——應用於刑事辯解和刑事推定的知識論闡釋
一、對刑事辯解的知識論闡釋
二、對刑事推定的知識論闡釋
三、「被告人的客觀證明責任」作為分析工具的適用範圍及其局限
第九章 論英美刑事證明標準的神學淵源及啟示——以「懷疑」的道德內涵為中心
一、「懷疑」的神學理解方式及裁判功能
二、形成神學意義上「懷疑」的條件
三、前現代社會分擔或免除「懷疑」的一般方式
四、前現代社會英美刑事陪審制所帶來的特定「懷疑」問題
五、評述及對我國刑事證明標準理論的意義
第十章 英美刑事證明標準的理性基礎——以「蓋然性」思想解讀為中心
一、英美哲學傳統中的蓋然性問題及緣起
二、洛克的宗教哲學和經驗理性思想
三、英美近現代刑事審判中的蓋然性問題及排除合理懷疑標準的確立
四、英美刑事證明標準中的經驗理性及其對我國學界的借鑒意義
第十一章 論科學證據的概念
一、問題的重大意義:科學證據評估構成對現代證據法原則的三大挑戰
二、問題的解決思路:「語義結構與證據功能」的分析框架
三、科學證據的特定內涵:語義、語法與語用的分析
第十二章 論科學證據、專家證言、鑒定意見三者的關係
一、大陸法國家的鑒定意見
二、英美法國家的專家證言
三、關於兩者的關係
四、英美法中科學證據與專家證言的關係
五、大陸法國家科學證據與鑒定意見的關係
六、我國法中的科學證據與鑒定意見的關係
第十三章 科學證據採信的基本原理
一、科學證據採信的疑難之處
二、科學證據採信的問題域
三、科學證據採信的知識問題
四、科學證據採信的法律問題
五、結論
第十四章 兩大法系科學證據採信結構評析——從事實認知的角度
一、英美法國家的科學證據採信結構及問題
二、大陸法國家的科學證據採信結構及問題
三、結語:「事實認知」特徵
第十五章 論美國測謊技術研究的進展及法律態度
一、三個前提性問題
二、有關CQT和GKT研究的具體情況
三、美國國家科學院的評價及法律界的態度
四、簡要評述
第十六章 論錄像證據可採的基本法理
一、錄像證據可采性規定的比較法考察
二、我國有關錄像證據規定存在的主要問題
三、對我國錄像證據規定的完善建議
第十七章 客觀真實在理念層次的檢審
一、客觀真實的含義
二、客觀真實與相鄰概念的關係
主要參考文獻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