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報告從「財政是國家治理的基礎和重要支柱」這一重大論斷出發,根據國家財政活動行為的運行特徵和規律,把傳統財政「收、支、平、管」分析範式發展為財政「運營、穩定、均等、治理、潛力」分析新範式,按照新範式構建財政發展指標體系框架,並用定量方法對世界主要國家的財政發展情況進行對比研究。根據財政發展指數的國際比較研究,本報告認為中國在基本確立現代財政制度框架以後,主要面臨財政收支規模增速放緩、財政赤字與債務風險增加、財政制度建設不夠完善等問題與挑戰。針對這些挑戰,本報告認為中國未來應該優化財政收支結構以提升財政收支效率,建立科學可量化的財政風險預警機制,完善財政制度建設以提升財政治理水平。作者簡介
寧靜,博士,湖南懷化人,中央財經大學財經研究院助理研究員,北京財經研究基地研究人員。2013年6月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獲經濟學博士學位(財政學專業)。主要研究領域為地方財政、財政分權、財政體制與經濟增長,近年來在《管理世界》《世界經濟》《經濟研究與經濟管理》等期刊發表學術論文數篇,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省以下地方政府競爭模式研究:性質特徵與經濟影響」和北京市社會科學基金基地項目「優化北京市財政轉移支付方式與結構的制度設計研究」。目錄
Ⅰ 總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