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強國- 新資源暨金融資源學派視角 白欽先 楊滌 9787519918149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研究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814
商品編號: 9787519918149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書籍均為代購,我們向大陸付款發訂後即無法取消,為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下訂前請慎重考慮!下訂前請慎重考慮!謝謝。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505*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金融強國- 新資源暨金融資源學派視角
ISBN:9787519918149
出版社:研究
著編譯者:白欽先 楊滌
頁數:524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733173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中國如何突破美元霸權體系的重重封鎖,構建自主可控的金融強國戰略?本書以白欽先教授開創的新資源學派理論為基石,系統回答了這一時代命題。
【理論突破】
獨創”金融資源論”範式,首次將金融定義為”戰略性社會資源”,揭示金融與能源、數據等要素的本質差異:
非中性特徵:金融從來不是中立的工具,而是大國博弈的”權力杠杆”
雙刃劍效應:既能催化實體經濟升級,也可能引發系統性風險裂變
中國式解法:提出”共享金融”“人民金融”理念,超越西方”普惠金融”的局限性
【歷史鏡鑒】
縱貫300年全球金融史,解密霸權更迭密碼:
荷蘭為何因”鬱金香泡沫”錯失霸主地位?
英國如何用”金本位制”捆綁全球殖民地?
美聯儲的”美元武器化”陷阱怎樣絞殺新興經濟體?
中國從”金融弱國”到”戰略突圍”的四大歷史窗口
【戰略路線圖】
直指金融強國建設的七大攻堅戰場:
資源配置:破解”脫實向虛”困局的制度設計
評級戰爭:打破三大國際評級機構的話語壟斷
數字貨幣:央行數字貨幣(DC/EP)的全球博弈推演
政策性金融:構建”市場+政府”雙輪驅動的中國模式
風險防火牆:防範”明斯基時刻”的底線思維架構
國際責任:重構SWIFT、IMF體系的”中國方案”
民生向度:金融強國與共同富裕的均衡路徑
【獨特價值】
首次披露:中美金融安全對話核心議題的幕後博弈細節
量化模型:構建金融強國指數評估體系(FPPI),涵蓋32項核心指標
實戰推演:2025—2035年人民幣國際化關鍵戰役沙盤模擬
本書既是重構全球金融秩序的理論宣言,更是大國決策者的戰略工具箱。通過14國金融史比較研究、200+政策案例深度剖析,為新時代中國金融崛起提供兼具思想銳度與實踐厚度的行動綱領。
適合讀者
政策制定者|金融機構高管|國際關係研究者
經濟學者|企業戰略決策層|高端投資者

作者簡介
白欽先
教授、博士生導師,著名金融學家,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四屆、第五屆應用經濟學學科評議組成員,遼寧大學金融學國家重點學科首席學術帶頭人,首屆”中國金融研究傑出貢獻獎”和2017年度”中國金融學科終身成就獎”獲得者。白欽先教授長期擔任遼寧大學國際金融研究所所長、國際金融專業博士研究生主任導師、校學術委員會副主任、校學位委員會委員。曾任中山大學嶺南(大學)學院特聘教授和金融學科學術帶頭人,中國金融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國際金融學會常務理事,兼任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中山大學、山東大學、西南財經大學、華東師範大學等十幾所高校的客座教授或兼職教授。長期擔任中共遼寧省委、省人民政府及中共瀋陽市委、市人民政府諮詢顧問委員會委員,相關成果被《求是》《經濟研究》《新華文摘》等權威期刊發表轉載。白教授在教育戰線工作的50餘年間,發表論文300餘篇、出版專著40余部、主講專題報告300餘場,入選”最具影響力的哲學社會科學學者”排行榜,受邀撰寫《中國經濟學手冊》。累計培養博士、博士後百余名,在金融教育教學、金融學科建設、金融體制改革和金融基礎理論等方面作出了卓越貢獻。
楊 滌
金融學博士及博士後。中國社會科學院——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研究院專職研究員,金融與商貿研究項目主任。主要研究方向和領域:經濟金融改革、金融發展、金融資源配置、政策性金融、新資源理論、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等。曾在多家主要財經媒體與專業期刊發表學術論文、財經評論和專欄文章 100餘篇,許多文章 被國內著名財經網站轉載。1996年7月參加國家級課題《中華金融辭庫:政策性金融卷》編寫工作;2000 年參加科技部”知識創新體系中的資源理論創新——金融資源理論與實踐研究”(Z00005)項目研究。2001年出版譯著《價值投資:一種平衡分析方法》,機械工業出版社;2003年全年在國際金融報主筆專欄”區域視角下的國資改革”;2006年出版專著《21世紀新資源理論——關於國民財富源泉的最新研究》,中國金融出版社;2011年出版專著《金融資源配置論》,中國金融出版社;2016年出版專著《21世紀新資源理論——關於國民財富源泉的最新研究大眾版》,中國金融出版社;2021年3月出版專著《上海金融促進實體經濟及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研究報告》,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24年3月出版專著《上海名物考——老字號,新品牌與城市軟實力》,中國出版集團東方出版中心。

目錄

序 言
緒論 又一個全新的劃時代里程碑
第一章  為什麼要建金融強國
一、中國強國目標有多少?
二、為什麼提出金融強國?
三、金融強國建設的”八個堅持”
四、金融強國的”七個標誌”
五、金融強國的”五篇大文章 “
第二章  金融強國的歷史比較
一、靠海上貿易和殖民擴張獨霸16—17世紀的荷蘭
二、靠第一次工業革命和殖民地貿易剝削崛起的英國
三、靠兩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工業革命發展起來的美國
四、靠自力更生和改革開放崛起的中國迎來金融強國機遇
第三章  金融強國的西方理論與實踐
一、從”貨幣中性”到”金融非中性”的認識革命
二、貨幣金融政策要兼顧物價水平和就業率
三、政府干預金融危機毫不猶豫,沒有觀念限制
四、金融作為戰爭之外的輔助手段,可制裁、打擊對手
五、西方貨幣金融理論評述
第四章  金融強國的新資源學派觀點
一、白欽先金融團隊已形成有中國文化特徵的特色研究
二、金融資源配置是鏈接東西方貨幣金融理論的節 點
三、新資源學派對”金融核心論”的研究
四、各國金融的共性與中國金融的特性
五、改革開放以來金融理論研究評述
第五章  金融強國的標準特徵
一、金融適度:避免空轉化、虛擬化、泡沫化
二、金融適應:金融與經濟、社會相互適應
三、金融協調:金融自身發展協調,不發生系統性風險
四、金融可持續:反對”濫砍濫伐”金融資源,合作應對金融危機
五、構建金融強國的指標體系
第六章  金融強國的金融資源配置
一、金融強國的資源配置目標
二、金融強國的金融資源配置主體
三、金融強國的金融資源配置機制
四、金融強國的金融結構配置
五、金融資源配置如何保障金融資源向實體經濟傾斜
六、金融資源配置的經濟社會環境
第七章  金融強國視角下的政策性金融
一、金融強國理論的重要一翼:公共政策性金融理論
二、國家金融與公共政策性金融的辯證統一
三、公共政策性金融機構正在全球範圍內復興
四、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給公共政策性金融帶來發展機遇
第八章  金融強國的信用評級
一、金融強國須掌握信用評級話語權
二、信用評級壟斷是支撐美國霸權的超級戰略性武器
三、強金融必須強評級:信用評級與金融監管的辯證關係
四、著力培育中國評級機構的國際話語權
第九章  金融強國的金融發展戰略
一、金融發展戰略
二、金融開放戰略
第十章  金融強國的競爭策略
一、需要關注的國家或地區的特點
二、中國的策略選擇
第十一章  金融強國的大國責任
一、產業空心化與金融強國的國內發展責任
二、特裡芬難題與金融強國的國際貨幣責任
三、修昔底德陷阱與金融強國的全球和平責任
四、馬太效應與金融強國的全球發展責任
五、龐氏騙局與金融強國的金融監管責任
六、資本大鱷的攻擊與金融強國的金融安全管理責任
七、重商主義與金融強國的貿易平衡責任
第十二章  金融強國與強國富民
一、社會主義本質要求強國還須富民
二、強國富民須先撥亂反正,糾偏過度市場化
三、金融強國建設中,努力實現強國富民”雙均衡”
後記 創新金融理論研究,助力金融強國建設
附錄一(之一) 白欽先學術團隊成員論文題目總覽
附錄一(之二) 新資源學派的”研究思想理論技術路線圖”
附錄二 白欽先教授及其研究團隊主要論文一覽表
附錄三 《新華文摘》全文轉載白欽先教授及其研究團隊期刊文章 一覽表
附錄四 《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轉載白欽先教授及其研究團隊期刊文章 一覽表
附錄五 白欽先教授及其研究團隊專著一覽表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