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以資源型城市的空間結構系統為對象,深入探討資源開發產業對城市空間演變的影響機制與作用規律。首先基於耗散結構理論與熵理論等,對資源型城市空間結構特徵及演變模式進行了系統梳理。同時,以20個典型資源型城市為樣本,揭示了資源開發對城市空間結構系統影響的科學規律與動態特徵。在實證部分,作者以新疆哈密市為案例,深入剖析了該市用地、產業、人口和交通四個空間結構子系統的演變趨勢與內在規律,識別出其發展的優勢、劣勢,以及面臨的機遇和威脅,進而提出優化城市空間結構系統的針對性策略,為資源型城市實現高質量和可持續發展提供理論依據與實踐參考。作者簡介
于洋,博士,西南交通大學建築與設計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西南交通大學交通建築與環境設計研究所所長,美國華盛頓大學城市設計與規劃系訪問學者。主要研究方向為城市空間規劃與發展理論、交通建築規劃與設計、城市交通與物流規劃。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項目、四川省科技計劃項目等多項國家和省部級課題。獲四川省科技進步一等獎、中國鐵道建築總公司科學技術三等獎、全國高等學校城鄉規劃學科教學創新實驗獎等獎項。目錄
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