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行文曉暢、語言生動,以非虛構的寫作手法完整展現在世家大族、功勛子弟、寒門新貴等政治勢力博弈下的三國後期政治生態。 言必有據、論從史出,作者以紮實的文獻材料對這一時期內重要的歷史事件進行深刻而精到的講述與解讀,有沿波討源、掃清迷霧之功。 24幅戰略示意圖、8幅精美彩插,取精用弘、打通古今,帶您穿越回歷史現場,感受風雲激蕩的三國歲月。內容簡介
本書聚焦的是蜀漢建興十二年(234)之後的三國。從這一年開始,三國褪去了英雄的光芒,呈現出歷史真正的底色。魏、蜀、吳三國經歷開國一代的篳路藍縷后,開始面臨著各自的困境:立國的正統性、權力代際的過渡、君主與權臣的齟齬、軍事戰略的轉變、功勛子弟的崛起、邊境民族矛盾的激化等。將它們放在三個政權彼此之間的衝突、聯盟、制衡的複雜關係中,則又凸呈現出特別的意義。 從234年至蜀漢滅亡的263年,是蜀漢整整三十年的「后諸葛亮時代」。蜀漢政權作為三國之中最弱小的國家,依然保持著頑強的生命力。皇權與相權的博弈,「新人」與「舊人」的爭衡,北伐與自保的論戰,以及吳蜀之間微妙的聯盟關係,共同構成了觀察三國的絕佳視角。蔣琬、費禕、姜維、王平、諸葛瞻、羅憲、陳壽乃至於後主劉禪,他們在這個時期才真正登場,蜀漢政權在跌宕起伏之中仍然不乏耐人尋味的故事。作者簡介
成長,作家、編劇。1986年生於陝西省西安市,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現居北京。北京作家協會會員,北京影視藝術學會會員,北京市文物保護協會會員,北京稻誠及所書店合伙人。 專註于歷史題材圖書、影視劇的策劃與寫作,出版個人專著《列族的紛爭:三國豪門世家的政治博弈》《這樣好讀的歷史·三國爭霸》《群雄逐鹿:彩繪三國演義》(文字部分)等,在中國香港出版繁體中文版專著《三國風雲:八十八豪族的生死博弈》;文章散見於《光明日報》《文藝報》《中國文化報》《北京日報》《北京晚報》《美文》《鳳凰周刊》等。走訪並記錄三國文化遺迹百余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三百余處。目錄
第一章 世間已無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