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分為13章 和3個附錄。首先介紹工業網絡的基本概念,以及針對工業控制系統的網絡攻擊可能帶來的潛在風險和後果;其次介紹為了實現最大程度安全性而對工業網絡進行評估、保護和監控的詳細方法;最後對大量的合規性約束進行詳細討論,並介紹如何將這些特定的規則用於網絡安全實踐中。附錄部分用於幫助讀者獲得關於工業協議、標準與規範的更多信息和資料,並給出相關的安全指南及其最佳實踐(如NIST、ChemITC和ISA)。
目錄
第 1 章 緒論
1 1 全書概述和學習重點
1 2 本書讀者
1 3 圖表
1 4 智能電網
1 5 本書章 節 組織
1 5 1
第 2 章 :工業網絡概述
1 5 2
第 3 章 :工業網絡安全發展歷史與趨勢
1 5 3
第 4 章 :工業控制系統及其運行機制
1 5 4
第 5 章 :工業網絡設計與架構
1 5 5
第 6 章 :工業網絡協議
1 5 6
第 7 章 :工業控制系統攻擊
1 5 7
第 8 章 :風險與脆弱性評估
1 5 8
第 9 章 :建立安全區域與通道
1 5 9
第 10 章 :實現工業網絡安全與訪問控制
1 5 10
第 11 章 :異常與威脅檢測
1 5 11
第 12 章 :工業控制系統安全監控
1 5 12
第 13 章 :標準規約
1 5 13
第 2 版的一些變化
1 6 結論
第 2 章 工業網絡概述
2 1 本書中術語的用法
2 1 1 攻擊、違反與事件:惡意軟件、漏洞利用與高級持續性威脅
2 1 2 資產、關鍵資產、網絡資產與關鍵網絡資產
2 1 3 安全控制與安全對策
2 1 4 防火牆與入侵防禦系統
2 1 5 工業控制系統
2 1 6 DCS 或 SCADA
2 1 7 工業網絡
2 1 8 工業協議
2 1 9 網絡、可路由網絡與不可路由網絡
2 1 10 企業網絡或業務網絡
2 1 11 區域與飛地
2 1 12 網絡邊界或 “電子安全邊界”
2 1 13 關鍵基礎設施
2 2 常見工業網絡安全建議
2 2 1 關鍵系統識別
2 2 2 網絡劃分 / 系統隔離
2 2 3 深度防禦
2 2 4 訪問控制
2 3 高級工業網絡安全建議
2 3 1 安全監控
2 3 2 策略白名單
2 3 3 應用程序白名單
2 4 工業網絡安全的常見誤解
2 5 本書中的一些假設
2 6 本章 小結
參考文獻
第 3 章 工業網絡安全發展歷史與趨勢
3 1 保護工業網絡安全的重要性
3 2 網絡威脅的演進
3 2 1 APT 與武器級惡意軟件
3 2 2 即將面臨的網絡攻擊
3 2 3 現代網絡威脅的防禦
3 3 內部威脅
3 4 黑客行動主義、網絡犯罪、網絡恐怖主義與網絡戰爭
3 5 本章 小結
參考文獻
第 4 章 工業控制系統及其運行機制
4 1 系統資產
4 1 1 可編程邏輯控制器
4 1 2 遠程終端單元
4 1 3 智能電子設備
4 1 4 人機界面
4 1 5 監管工作站
4 1 6 數據記錄系統
4 1 7 業務信息控制台和儀錶板
4 1 8 其他資產
4 2 控制系統的運行
4 2 1 控制回路
4 2 2 控制過程
4 2 3 反饋回路
4 2 4 生產信息管理
4 2 5 業務信息管理
4 3 控制過程管理
4 4 安全儀錶系統
4 5 智能電網
4 6 網絡架構
4 7 本章 小結
參考文獻
第 5 章 工業網絡設計與架構
5 1 工業網絡簡介
5 2 常見工業網絡拓撲結構
5 3 網絡分段
5 3 1 高層網絡分段
5 3 2 物理與邏輯網絡分段
5 4 網絡服務
5 5 無線網絡
5 6 遠程訪問
5 7 性能及注意事項
5 7 1 延遲與抖動
5 7 2 帶寬與吞吐量
5 7 3 服務類型、服務級別與服務質量
5 7 4 網絡跳數
5 7 5 網絡安全控制
5 8 安全儀錶系統
5 9 特殊注意事項
5 9 1 廣域連接
5 9 2 智能電網的一些考慮
5 9 3 先進計量基礎設施
5 10 本章 小結
參考文獻
第 6 章 工業網絡協議
6 1 工業網絡協議概述
6 2 現場總線協議
6 2 1 Modicon 通信總線
6 2 2 分布式網絡協議
6 2 3 過程現場總線協議
6 2 4 工業以太網協議
6 2 5 Ethernet/IP 協議
6 2 6 PROFINET
6 2 7 EtherCAT
6 2 8 Ethernet POWERLINK
6 2 9 SERCOS Ⅲ
6 3 後端協議
6 3 1 開放過程通信
6 3 2 控制中心間通信協議
6 4 先進計量基礎設施與智能電網
6 4 1 安全問題
6 4 2 安全建議
6 5 工業協議仿真
6 5 1 Modbus
6 5 2 DNP3/IEC 60870 - 5
6 5 3 OPC
6 5 4 ICCP/IEC 60870 - 6
6 5 5 實體設備
6 6 本章 小結
參考文獻
第 7 章 工業控制系統攻擊
7 1 網絡攻擊的動機與結果
7 1 1 網絡攻擊的結果
7 1 2 網絡安全與安全
7 2 常見的工業目標
7 3 常見的攻擊方法
7 3 1 中間人攻擊
7 3 2 拒絕服務攻擊
7 3 3 重放攻擊
7 3 4 攻陷人機界面
7 3 5 攻陷工程師工作站
7 3 6 混合攻擊
7 4 武器級工業網絡威脅案例
7 4 1 Stuxnet 病毒
7 4 2 Shamoon/Diskwiper
7 4 3 “火焰” 病毒
7 5 攻擊趨勢
7 5 1 發展的漏洞:Adobe 漏洞利用
7 5 2 工業應用層攻擊
7 5 3 反社會網絡:惡意軟件的新遊戲場
7 5 4 惡意軟件相互進化的變異體
7 6 處理感染
7 7 本章 小結
參考文獻
第 8 章 風險與脆弱性評估
8 1 網絡安全與風險管理
8 1 1 風險管理是網絡安全基礎的原因
8 1 2 風險定義
8 1 3 風險管理標準與最佳實踐
8 2 工業控制系統風險評估方法
8 2 1 安全測試
8 2 2 創建測試與評估的方法
8 3 系統表徵
8 3 1 數據收集
8 3 2 工業網絡掃描
8 4 威脅識別
8 4 1 威脅發起者 / 威脅源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