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神話哲學是謝林的又一個純粹創新,也是其後期哲學的核心內容和主體部分(至於啟示哲學則相當於這些思想在基督教階段的延伸)。在這個宏大的構想里,謝林一方面依據歷史事實,另一方面藉助概念演繹,呈現出一個將所有古代文明囊括進來的一以貫之的歷史進程。因此謝林的神話哲學既可以說是一部關於人類意識的「邏輯學」,也可以說是一部以神話為例而展示出來的「精神現象學」。 謝林的《神話哲學》(上下卷)分為「一神論」和「神話」兩個部分,其中下卷討論最成熟的神話亦即埃及神話、印度神話和希臘神話。 謝林延續了上卷的思路,在深入闡述埃及神話、印度神話和希臘神話的典型的三神結構時,尤其關注狄奧尼索斯作為第二位神的種種表現,進而在潛能階次學說和大全一體學說的基礎上提出「普遍的狄奧尼索斯」或「三重狄奧尼索斯」的概念。在希臘神話里,這個概念在與「神話」相對立的「神秘學」中得到完成,象徵著神話的終結和向著基督教的過渡。 尤為重要的是,謝林專門用兩章的篇幅詳細討論了中國民族的「非神話性」,對中國文明提出了許多深刻的洞見,指出了中國民族在世界文明史中的獨特地位。這些洞見構成了謝林的歷史哲學和黑格爾的歷史哲學的根本區別,對於中國學者反思自己的文明傳統也具有極為重要的參考意義。目錄
中文版「謝林著作集」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