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預期與法權利 謝暉 9787513097079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知識產權出版社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560
商品編號: 9787513097079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書籍均為代購,我們向大陸付款發訂後即無法取消,為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下訂前請慎重考慮!下訂前請慎重考慮!謝謝。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503*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法預期與法權利
ISBN:9787513097079
出版社:知識產權出版社
著編譯者:謝暉
頁數:304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728214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法律預期性,又被學者稱為法律預測性,它是指法律所內蘊的滿足人們對其行為及其後果進行預估、預測並按照此種預估和預測選擇行為的屬性。法律是用以規範人際交往、構造社會秩序、解決社會糾紛、實現安定生活的規範預期機制。對此,凡是關注法律生活,或生活在法治社會的人們,大致都能從感性層面有所了解。但感覺了的東西,人們未必能夠理性地敘述之、總結之。本書主要介紹法預期和法權利之間的關係。筆者在本書中把預期性作為法律的基本屬性,予以專門論述,並從其概念、需要、設置方式以及目標等方面,對法律預期性予以詮解。

作者簡介

謝暉,二級教授,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現為廣州大學特聘教授。曾任山東大學理論法學研究所所長、理論法學博士研究生導師,中國法理學研究會副會長,山東省理論法學研究會會長,北京理工大學法學院院長、中南大學特聘教授。 發表學術論文260餘篇,學術隨筆260餘篇;出版個人學術著作、學術隨筆等35部;主編法學叢書:《法理文庫》《公法研究》《民間法文叢》《法意文叢》;主編學術集刊:《民間法》《法律方法》;主持定期學術會議:全國民間法/民族習慣法學術研討會(已召開16屆);全國法律方法論壇(已召開15屆)。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1項、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子課題2項。截至2009年(此後未再申報過任何學術獎項)其科研成果共獲得各類學術獎勵或稱號40餘項。主要研究領域為法哲學、民間法與法律方法、教育政策與法律等。

目錄

論法律預期性
一、法律預期性的概念
(一)法律預期性的一般概念
(二)法律預期性的相鄰概念
二、法律普遍調整的預期要求
(一)普遍調整時間指向的時間預期性
(二)普遍調整空間指向的空間預期性
(三)普遍調整關係指向的關係預期性
三、法律預期的擬制設置
(一)類型化的規範,擬制預期的內容
(二)類型化的調整,擬制預期的技術
(三)類型化的歸責,擬制預期的結果
四、運行中的法律預期:經驗預期和邏輯預期
(一)法律經驗預期
(二)法律邏輯預期
論法律預期能力的立法缺省
一、何謂法律預期能力
二、通過一階立法方法賦予法律預期能力
(一)立法中的間接經驗與直接經驗
(二)一階立法方法及其任務
三、通過二階立法方法設計法律預期能力
(一)二階立法方法及其任務
(二)寬容原則與價值(事實)兼顧
(三)優先原則與價值(事實)識別
(四)排除原則與價值(事實)否定
四、通過三階立法方法補強法律預期能力
(一)立法后法律預期衝突與三階立法方法
(二)立法(前)后法律預期衝突的救濟
五、通過立法的法律預期真、善、美
論法律預期目的及其規範缺省
一、法律預期目的
二、免於恐懼的人類秩序預期及其規範缺省
(一)人類秩序預期的基本要求
(二)秩序預期的義務規範缺省
三、嚮往自主的人類自由預期及其規範缺省
(一)自由預期的基本追求
(二)自由預期的權利規範缺省
四、尋求公道的人類正義預期及其規範缺省
(一)正義預期的基本追求
(二)正義預期的權力及責任(消極義務)缺省
五、結論
論法律預期目的衝突司法救濟的默會維度——一個默會正義的思考
一、明述的法律和默會的法律
(一)邏輯系統架構的法律明述之維
(二)修辭缺省架構的法律默會之維
(三)法律預期目的之明述與默會
二、法律預期目的衝突及其司法救濟中的默會知識
(一)法律預期目的衝突的強默會性質
(二)法律預期目的衝突中司法的兩種面向:法律的和事實的
(三)司法救濟法律預期目的衝突的方法默會
三、再申法律預期目的衝突下經由默會通向司法正義
(一)運送正義的方式:司法的基本宗旨
(二)司法的正義——「一張普羅透斯似的臉」
(三)司法正義是明述的,還是默會的
四、正視司法救濟法律預期目的衝突的默會正義
論新型權利的基礎理念
一、新興權利和新型權利
(一)自發的和自覺的
(二)自然的和法定的
(三)流變(多元)的和成型(統一)的
二、新型權利概念的內在視角——教義學基礎
(一)內在視角與法律教義學
(二)內在視角1:法律——立法吸納
(三)內在視角2:裁判基礎——司法吸納
三、新型權利概念的外在視角——社會學基礎
(一)新型權利創生的事實根據
(二)新型權利的可接受性
(三)規範(新型權利)的普遍化與再社會化
四、新型權利與司法關懷
論新興權利的一般理論
一、新興權利是「權利」嗎
(一)權利研究的法律藩籬
(二)如何界定新興權利
(三)新興權利的「權利」屬性
二、新興權利是何種意義的「權利」
(一)新興權利是與法律相關的概念
(二)新興權利是法律未規定的概念
(三)新興權利是可普遍化的概念
三、新興權利的生成根據是什麼
(一)法律遺漏與新興權利之生成
(二)法律排斥與新興權利之生成
(三)社會變遷與新興權利之生成
四、新興權利如何得以保障
(一)新興權利的法律保障——權利推定
(二)新興權利的社會保障——民間規範
(三)新興權利的運行保障——糾紛解決
數字社會的「人權例外」及法律決斷
一、主體性、現代社會與人權的法理
二、數字(機器)宰制、主體離場與傳統人權法理之殤
(一)數字宰制、精神離場與人類思想之稀釋
(二)數字宰制、行動離場與人類自由的失落
(三)數字宰制、身體離場與人類尊嚴的淪喪
三、數字奴役、主體性危機與「人權例外」
(一)主體之爭
(二)主體競爭與人類主體性之黃昏
(三)數字奴役與「人權例外」
四、智能社會中「人權例外」的法律決斷
(一)智能社會中人權的雙重傾向
(二)「人權例外」:法律保護人權的難題
(三)「人權例外」:法律救濟人權的限度
(四)「人權例外」:保護和救濟之外的法律決斷
論緊急狀態中的權利擴展
一、緊急狀態之類型與權利之克減和擴展
(一)外力救濟的緊急狀態及權利克減
(二)自力救濟的緊急狀態及權利擴展
(三)混合救濟的緊急狀態及權力和權利的平衡
二、緊急狀態中權利擴展的場域
(一)因緊急狀態中的政府失靈——救濟不能
(二)因緊急狀態中的權力失當——救濟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