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針對我國地表起伏度大且地域差異明顯,導致不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生態建設,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及防災減災等方方面面的成本存在顯著差異的客觀現實問題,從反映地表起伏程度和頻率,以及綜合反映地表起伏整體狀況等不同視角構建地表起伏度指數,計算了全國31個省(區、市)和貴州、重慶、雲南等地的部分縣域地表起伏度指數,分別開展了地表起伏度與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成本,與農業、林業(生態)等產業發展成本,與社會事業(人口、教育、醫療)發展成本,與水土流失、滑坡等防災減災成本,與政府運轉成本及財政收支缺口等關係的分析研究,闡述地表起伏度對區域社會經濟發展和生態建設等方面的影響,並提出財政、稅收等方面的應對措施和建議。 本書可供地理、地質、生態環境、應用經濟等相關專業研究生,國土開發與規劃、區域經濟、財政、投資管理等相關領域技術人員及政府相關部門管理人員參考。目錄
第1章 地表起伏度概念、研究現狀及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