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運用馬克思主義社會再生產理論,結合社會記憶、文化記憶理論前沿,突出檔案記憶研究的本體思維和實踐轉向,對檔案記憶再生產(研究)的思想土壤、基本內涵、正當性、生產過程、生產結構、倫理關懷等問題進行深入的分析和闡釋,構建起較為完整的檔案記憶再生產理論分析體系,提出具有創新見解的觀點和思考,是對檔案記憶形態論、功能論、資源論、工程論的延伸和拓展,對解釋和揭示檔案記憶再生產的行為機制與運動規律、推動檔案記憶再生產及其數字轉型具有理論與實踐意義。作者簡介
丁華東,上海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長期從事檔案學教學、科研工作,曾主持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國家檔案局科技項目、安徽省哲社規劃項目、國家級規劃教材、上海市精品課程等省部級以上研究課題7項;現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城鄉檔案記憶工程推進機制研究」等研究課題3項。出版《檔案學理論範式研究》(獨著)、《數字檔案館生態系統研究》(第二作者,入選《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等學術著作4部,主編《電子文件管理學》(「十一五」、「十二五」國家級規劃教材)等教材2部,發表學術論文百余篇。在檔案學理論範式、檔案記憶理論、電子文件管理等方面形成研究特色。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安徽省教學成果特等獎和二等獎、上海市教學成果一等獎和二等獎、上海普通高校優秀教材二等獎、霍英東教育基金會青年教師等多項獎勵。目錄
緒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