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工作-質性研究的理論,方法與實踐 廖楊 9787030798060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科學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623
商品編號: 9787030798060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書籍均為代購,我們向大陸付款發訂後即無法取消,為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下訂前請慎重考慮!下訂前請慎重考慮!謝謝。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503*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田野工作-質性研究的理論,方法與實踐
ISBN:9787030798060
出版社:科學
著編譯者:廖楊
頁數:281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725278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在介紹田野工作的含義、意義、性質、目標、情感、倫理等內容的基礎上,較為系統地討論和分析了田野工作的理論視野、理論維度、理論缺省、理論創新、方法論原則、方法體系、方法選擇和方法運用等問題。 本書是貫通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和研究生質性研究方法類多門課程的配套教材,兼顧本科生和研究生學習社會調查研究方法特別是質性研究方法的需要,適合於高年級本科生和研究生學習使用,也可以供社會科學研究者及愛好者參考。

目錄

前言
導論篇
第一章 導論
一、田野工作的含義
二、田野工作的意義
三、田野工作的性質
四、田野工作的目標
五、田野工作的情感
六、田野工作的倫理
七、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理論篇
第二章 田野工作的理論視野
一、西方田野工作的理論流變
二、中國田野工作的理論探索
三、當代田野工作的理論視域
四、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第三章 田野工作的理論維度
一、進出田野場域理論
二、生產生活周期理論
三、台前幕後文化展示理論
四、文化描述與解釋理論
五、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第四章 田野工作的理論缺省
一、看文化:民族志方法的運用與正誤
二、寫文化:民族志「在場」與「現在時」
三、讀文化:民族志作品的文化建構與解構
四、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第五章 田野工作的理論創新
一、「無招勝有招」:先入為輔還是先入為主?
二、「無聲勝有聲」:民族志作者「在場」還是「不在場」?
三、「高處可勝寒」:文化解釋、文化批評還是文化建設?
四、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方法篇
第六章 田野工作的方法論原則
一、文化多樣性:多維時空和文化場域變奏
二、「三觀合一」:整體觀、相對觀和比較觀
三、價值中立:文化聽說讀寫譯的基本原則
四、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第七章 田野工作方法體系
一、何謂田野工作方法體系
二、田野工作方法體系的基本特徵
三、田野資料收集方法
四、田野資料分析方法
五、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第八章 田野工作前的方法選擇
一、文獻研究法
二、網絡資料分析法
三、快速了解調查點方法
四、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第九章 田野工作中的方法運用
一、觀察與參与觀察
二、訪談與深度訪談
三、社區與案例研究
四、譜系與定點跟蹤調查
五、文物文獻搜集與網絡調查
六、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第十章 田野工作后的方法反思
一、「法無定法」:方法需要靈活而非刻板
二、「法無邊界」:方法實乃工具,多多益善
三、「法有法度」:方法需要規範而不能隨意
四、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實踐篇
第十一章 廟村簡史簡志初編—一個廣西村落的田野民族志
一、村名來歷
二、地理環境
三、村莊聚落
四、宗族人口
五、建制沿革
六、公共設施
七、經濟生產
八、醫療衛生
九、風俗習慣
十、故事傳說
本章附錄
第十二章 訪談信息一覽表(樣表)及訪談內容引證分析示例
一、訪談信息一覽表(樣表)
二、訪談內容引證分析示例
第十三章 宗族、祠堂與城中村的社區治理變遷—以廣州長湴村為考察中心
一、廣州長湴村的宗族和祠堂
二、外來人口與廣州長湴村社區治理的變遷
三、結論
參考文獻
第十四章 廣州城中村的老年人生活狀況調查—以海珠區龍潭村為中心
一、調研背景
二、調研意義
三、概念界定、指標測量和研究假設
四、結果分析
五、改善龍潭村老年人生活現狀的主要對策和建議
六、結論與進一步討論
參考文獻
本章附錄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