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索-文藝理論的當代實踐 王韡 9787507855456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中國國際廣播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496
商品編號: 9787507855456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書籍均為代購,我們向大陸付款發訂後即無法取消,為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下訂前請慎重考慮!下訂前請慎重考慮!謝謝。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4*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求索-文藝理論的當代實踐
ISBN:9787507855456
出版社:中國國際廣播
著編譯者:王韡
頁數:241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724859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2023年12月1日至2024年1月30日,2023年國家藝術基金藝術人才培訓資助項目”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文藝理論人才培訓”(項目編號:2023-A-05-005-459)集中培訓在中國傳媒大學展開,此次培訓會集了全國文化藝術領域的50位青年英才學員。他們在聆聽專家講座、集中外出調研等活動中,收穫了知識、建立了學術友誼。《求索:文藝理論的當代實踐》中的論文即為項目組師生的結晶。

目錄

傳媒音樂文化需注重審美品位
基於視聽精品傳播對中國式現代化智慧城市構建的思考
中國式影像的實踐與觀念
——以郎靜山的”集錦攝影”為例
新時代藝術人格的審美生成
——以古典文藝作品引領文化傳承
試論”雙創”視域下中國戲劇的融合發展之路
——以中國國家話劇院為例
影視創作中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的實踐
路徑探索
國產動畫電影的文化基因與破局之路
論新武俠影視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
談新時代的文藝評論與文化交流
論文化自信與文化自覺的現實意義
談藝術創作與教育的融合
談中國原創影視體裁改編音樂劇現象
魯藝精神對當代藝術類高校人才培養的意義
論中國鋼琴作品演奏中藝術訓練的重要性
建構”媽祖”新形象的一些思考
守正創新求真
——”當代金陵畫派”的傳承、創新與開拓研究
《致斐迪南 拉薩爾》與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
新時代浙江區域電影文化的主體性探析
廣西隆林壯族民歌表演實踐研究
編後記

精彩書摘
《求索:文藝理論的當代實踐》:
長期以來,”俠”被定義為以武犯禁的人物,而”武”是”俠”之所以為”俠”所依憑的力量,而不懼以自身能力突破常規,則是”俠”的行事邏輯。是以,”武”的實質是具有自保性和發動性的個人力量,其以不受社會規約的方式張揚就使”犯禁”成為結果。既往的經典武俠作品多用炫目的招式和特殊的兵器表現”武”,心法口訣的使用、十八般兵器的運用,都是”武”的典型外化形式。而近年來的新武俠在此基礎上有所增補,尤其強調”智俠”與之同構的力量感,實質是將江湖中各異的人物所擅長的看家本領都吸收為武俠質素,依循武俠的內核拓展其指涉的範疇。
無論是《大宋少年志》還是《雲襄傳》,主人公都未見得有足以橫行江湖的無敵武功,卻足智多謀,有一身匡扶正義的志氣和懲奸除惡的膽氣,無礙其同樣成為豪俠。《大宋少年志》中的元家庶子元仲辛,精通各種江湖把戲、騙術設局,正是憑藉敏銳的洞察力和機警的頭腦,成為秘閣第七齋的核心人物,帶領團隊不斷出奇制勝。而到《雲襄傳》中,僅會應急保密之法”逃十息”的雲襄,出場時就單槍匹馬深入敵營,在對方巨大的威壓之下臨危不亂,以強大的洞察力與分析力點明對方佈局、謀略,並巧妙挑起內部紛爭,使自己全身而退。不僅如此,情況危急之時,雲襄也巧用”逃十息”唬住江湖高手,推動談判的最終完成,運籌帷幄之中,以膽識和計謀為底色,實現以柔克剛、以弱勝強。在此,”武”不再是新武俠影視中江湖人唯一至高無上的生存法則,在各輪具體博弈之中足以發揮作用的種種本事都被納入”武”的體系,共同鑄就江湖中人生存與追逐的底氣,總體而言極具包容性地肯定了武俠世界中形形色色之人的種種生活方式,以此謳歌每一種生活中同樣蓬勃的生命韌性。這同時也體現了,新武俠影視中罕見純粹的”被保護者”。既往的經典武俠之中,女性的力量時常被遮蔽,縱使有一身頂尖武藝也很少成為戰鬥的主力,強大如黃蓉也是受郭靖所蔭蔽的角色,即使《穆桂英掛帥》或《楊門女將》中作為敘事中心的英勇女性也是在男性缺位的情況下不得已才承擔責任。這一情況,在新武俠影視中被徹底顛覆,女性在武俠世界中不再處於從屬地位,而有了自身的價值和獨特的意義。《畫江湖之不良人》中的石瑤以大天位為內力,持幻龍杖武器,既是不良人天佑星又是玄冥教教主,是不良人組織整體佈局中的重要一環;《少年游之一寸相思》中蘇雲落不僅有冠絕天下的易容術,更有必殺技一寸相思,作為頂尖的盜賊參與了國寶山河圖的護衛計劃;《雲襄傳》的戰力巔峰是女性角色舒亞男,文韜武略、智勇雙全,屢次救夥伴于水火之中,柯夢蘭、蘇懷柔等女性角色也不僅識大體,更有才學、有膽識、有謀略,對每一個事件的圓滿完成都不可或缺、厥功至偉。在新武俠影視中,江湖不再只有男人的故事,女性也絕不僅是等待被愛的客體,而是成為有自主意識、獨立解決問題能力的武士、俠士,與夥伴之間有深刻的羈絆,共同構成了紛繁複雜、異彩紛呈的江湖百景圖。
“武”主體得到拓展、形式得以豐富,讓武俠世界更具生命力,更使其不斷迫近”俠”之語詞初生成的狀態。”中國的俠文化是從寫‘遊俠’的歷史作品進到寫‘武俠’的文學作品,而在寫‘武俠’的文學作品中,又經歷了一個漢代的‘遊俠’精神從保存到喪失,到在新的社會條件下獲得發展和質的飛躍的過程。”“俠”最初所指就是”遊俠”,是一群廣結賓客之人,無論賓客是否犯法都不斷給予保護與幫助、為其解決困難。新武俠影視以當代精神滲入武俠文化的呈現,讓有主體性的人在共同的冒險經歷中不斷發生對話和碰撞,共同生成”有所為”和”有所不為”的判斷標準,此歷程切合”遊俠”的本意,是原初”俠”精神的一次當代性複歸。
《雲襄傳》中,雲襄、舒亞男本分別來自水火不容的兩大組織,卻因為互生情愫不斷突破門戶之見,在雙向奔赴中共同度過重重困厄,公子哥蘇鳴玉和女博頭柯夢蘭跨越賤籍制度的情感同樣得到了夥伴的廣泛尊重,殺手金十兩滿身殺孽、一身賭債依然盡己所能救助孤兒諸如此類的情節 充滿反差感,不一而足,卻超越了社會文明的規則、法度與種種不言自明的常規,在血緣之外構築起同樣堅實與篤定的聯結,基於個人品格上的互相吸引構建起不斷交流的命運共同體。每一次人員收編都是內部成員”俠”理念的碰撞,經由樁樁件件的共同經歷,團隊成員的理念互相琢磨、達成高度一致,並作出共同的決定。值得一提的是,在新武俠影視中,以類似模式動態生成的遊俠團體通常不是唯一的,這就意味著多種”俠”的觀念會在故事之中紛紛湧現,它們各有生成路徑,也在與彼此的碰撞中發生對話,最終匯合或進一步分化。於是,在新武俠影視中,勢必同時有兩套核心脈絡,一是具體人物在故事中的成長之路,二是”俠”之觀念在摩擦與對話之中的流變。
“見眾生”是新武俠影視的哲學質地,它照見武俠世界中人能力的多樣性,關注所有人獨特的價值和同代人彼此打磨的歷程,並在人與人的交互之中不斷追問”俠”的意涵,極具反思精神,召喚起武俠文化內在的生長性,使之不斷演進,向更多可能性進發。
新武俠影視對中國傳統文化進行了多層面的創造性轉化,在世俗語境下藝術性、哲理性地對武俠文化展開思辨。而通過觀察一系列作品批判繼承武俠文化的方式,仍可見浸潤其中的深切底層關懷。武俠畢竟不同于仙俠,在此幾乎不論出身,在這個世界中只要勤學苦練,似乎一切都能改變,最終都能如願。在荒謬的世界中依然最大限度地保留選擇權,規矩法度可以置之度外,以多樣形式的”武”為依憑,人人從心所欲、彼此攜手、快意恩仇,這就是”俠”的生成路徑。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