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的現場-作家說 蔣肖斌 9787515377032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中國青年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242
商品編號: 9787515377032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書籍均為代購,我們向大陸付款發訂後即無法取消,為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下訂前請慎重考慮!下訂前請慎重考慮!謝謝。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502*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文學的現場-作家說
ISBN:9787515377032
出版社:中國青年
著編譯者:蔣肖斌
頁數:243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724858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寫作是孤獨的,但每一位作家的背後,都有一段值得傾聽的故事。本書收錄了三十位作家的深度訪談,既有創作多年、屢獲大獎的文學大家,也有以敏銳筆觸捕捉當代社會變遷的年輕寫作者。他們談論自己的寫作經歷,分享創作的靈感來源,回顧文學如何塑造他們的人生,也探討在這個快速變化的時代,文學的價值與未來走向。 無論是經典文學、現實書寫,還是先鋒實驗,每一篇訪談都呈現出不同的思考角度,讓讀者得以窺見作家們如何在文字中尋找自我,如何以語言回應世界。如果你熱愛文學,想了解作家們的創作心路,或是在寫作中尋找方向,這本書會成為你的靈感之書,為你提供啟發與共鳴。

內容簡介

本書集結了記者蔣肖斌對多位中國當代作家的深度訪談。作品以「現場」作為核心概念,通過記錄作家的創作環境、寫作心路及個人經歷,呈現他們獨特的文學思想和創作態度。訪談對象包括馮驥才、張煒、梁曉聲等人,涵蓋了他們對小人物的關注、對社會問題的反思、以及對文學的理解與熱愛。蔣肖斌不僅記錄了作家的言談,還挖掘出他們作品背後的真實情感,展示出作家創作的心路歷程。該書從多個角度展現了中國當代文學的多樣性和現實關懷,成為解讀作家作品與思想的重要窗口,也為讀者提供了深刻的文學導讀和思考啟迪。

作者簡介

蔣肖斌,《中國青年報》資深文化記者,文字百萬余,散見《中國青年報》《光明日報》《新華文摘》《青年記者》等。

目錄

石一楓:盡職盡責書寫小人物
馮驥才:書房是作家不設防的寫作場
馮驥才:我喜歡做的事情里有一點悲壯感
徐則臣:沿著花街,走向我的文學根據地
付秀瑩:小說中的人物肯定就是你「自己」
路內:自己寫的人也得重新理解他
馬原:結局好,一切都好
張煒:作家是「心靈之業」,要服從生命的衝動
劉慶邦:請不要叫我「短篇小說之王」
陳彥:我也是個裝台人
陳彥:永遠懷念25歲前在鄉村城鎮的生命實踐
梁曉聲:我不信「他人皆地獄」,這使我活得不狡猾
梁曉聲:為「80后」中文系大學生寫一本書
周大新:婚姻是一座茅草屋
邱華棟:新聞結束的地方是文學出發的地方
肖復興:我不希望把兒童文學寫成甜蜜蜜的棒棒糖
余耕:我的小說是寫為生存奔波的芸芸眾生
那多:想讓你相信我,就像相信茨威格的迷咒
六神磊磊:我想講的是江湖運行的底層邏輯
流瀲紫:《甄嬛傳》十年後,返身記錄日常小歡喜
劉亮程:日常給作家最漫長的陪伴
何建明:為「萬鳥歸巢」的海歸創業青年立傳
指紋:不矯情是推理小說的最佳氣質
葛亮:中華文化的根基,盛在一簞食的平朴光景中
劉心武:我這株老梅,還能繼續報春
沈石溪:寫動物小說怎麼能避開叢林法則
笛安:「80后」也到了回味「前半生」的時候
關仁山:記錄變革中的鄉土中國
蔡駿:生活是最大的懸疑
張怡微:捕捉夾縫中的人
葉廣芩:那些待過的地方,那些與文學有關的時光
李修文:能自己下手,就絕不旁觀
劉醒龍:發現歷史和現實的破綻
後記:回到文學的現場,抓住那個鮮活的人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