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戲曲劇目簡評與戲曲小語 曾永義 9787100248990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369
商品編號: 9787100248990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書籍均為代購,我們向大陸付款發訂後即無法取消,為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下訂前請慎重考慮!下訂前請慎重考慮!謝謝。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503*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明清戲曲劇目簡評與戲曲小語
ISBN:9787100248990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著編譯者:曾永義
頁數:291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724848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有別於其他戲曲研究的學術著作,本書以學術理念通俗呈現的方式,分析明清戲曲劇目,探究戲曲理論。《明清戲曲劇目簡評》在常見的名家大作之外,述評69種明清戲曲作品的創作筆法與藝術成就,以期總窺明清劇目全貌。《戲曲小語》如同「曲話」又似「小品」,對關涉戲曲史的一些重要理解予以評說。全書有隨性之旨趣又別有獨創之意味,達成為用既寬且廣的學術目的。

內容簡介

明清時期,戲曲藝術蓬勃發展,除舞台表演外,還可供案頭閱讀。本書合《明清戲曲劇目簡評》與《戲曲小語》而成。《明清戲曲劇目簡評》以明毛晉《六十種曲》、今人黃仕忠《明清孤本稀見戲曲彙刊》為依據,述評69種為學界長期忽略的戲曲作品,簡中寓繁,論述作者生平,溯源戲曲本事,分析主題旨趣,探究曲文排場。《戲曲小語》以「小語」釋「大旨」,收錄92條有關戲曲研究建構的理論觀點,評說戲曲史的一些重要研究,多為獨家心得。 本書是曾永義先生戲曲研究的遺作。全書以淺近語言寫就,真知灼見層出不窮,以「簡評」和「小語」凝聚著關於戲曲研究的嚴謹分析、獨到創見。

作者簡介

曾永義,生於1941年,台南縣人,文學博士。曾任世新大學講座教授、台灣大學特聘研究講座教授;北京大學、廈門大學、武漢大學、中山大學、山東大學、河南大學、河南師範大學、中國戲曲學院等十數所院校客座教授。 曾任台灣大學名譽教授、胡適講座教授、台灣大學講座教授、傑出人才講座教授;亦曾在美國哈佛大學、密歇根大學、斯坦福大學,荷蘭萊頓大學擔任訪問學者;在德國魯爾大學、香港大學擔任客座教授。曾獲多項學術大獎。 1967年6月以《洪升及其長生殿》獲台大文學碩士學位,1971年9月以《明雜劇概論》獲文學博士學位。同年留校任副教授,迄今未曾離開教職和戲曲。學術和教學範圍以戲曲為主體,以俗文學、韻文學和民俗藝術為羽翼。 除兩本學位論文外,其後學術專著有《蒙元的新詩——元人散曲》(1981)、《說民藝》(1987)、《台灣歌仔戲的發展與變遷》(1988)、《中國古典戲劇的認識與欣賞》(1991)、《戲曲源流新論》(2000)、《俗文學概論》(2003)、《戲曲腔調新探》(2008)、《地方戲曲概論》(2011)、《戲曲學》(2016)、《戲曲歌樂基礎之建構》(2017)、《古典戲曲要籍述評》(2017)、《戲曲劇種演進史考述》(2019)等13部;另有關涉戲曲史之期刊論文150餘篇結集於《中國古典戲劇論集》(1975)、《說戲曲》(1976)、《說俗文學》(1980)、《詩歌與戲曲》(1988)、《參軍戲與元雜劇》(1992)、《論說戲曲》(1997)、《從腔調說到崑劇》(2002)、《戲曲與歌劇》(2004)、《戲曲本質與腔調新探》(2007)、《戲曲之雅俗、摺子、流派》(2009)、《戲曲與偶戲》(2013)、《戲曲新論十題》(出版社改題為《海內外中國戲劇史家自選集:曾永義卷》,2017)等11書之中;散文類有《蓮花步步生》《人間愉快》《牽手五十年》《椰林大道五十年》《中流自在:曾永義散文選》等8部;戲曲劇本創作有崑劇、京劇、豫劇、歌仔戲、中國現代歌劇在內的21部;舊詩一千數百首。

目錄

序說
明清戲曲劇目簡評
毛晉主編《六十種曲》所見劇目簡評
引言
一、無名氏《尋親記》
二、沈采《千金記》
三、無名氏《精忠記》
四、徐元《八義記》
五、沈齡《三元記》
六、王鍪《春蕪記》
七、孫柚《琴心記》
八、朱鼎《玉鏡台記》
九、陸采《懷香記》
十、吾邱瑞《運甓記》
十一、葉憲祖《鸞鏡記》
十二、梅鼎祚《玉合記》
十三、陳汝元《金蓮記》
十四、謝讜《四喜記》
十五、顧大典《青衫記》
十六、王玉峰《焚香記》
十七、無名氏《霞箋記》
十八、袁于令《西樓記》
十九、徐復祚《投梭記》
二十、楊柔勝《玉環記》
二十一、無心子《金雀記》
二十二、王元功《贈書記》
二十三、周履靖《錦箋記》
二十四、單本《蕉帕記》
二十五、鄭若庸《玉玦記》
二十六、張鳳翼《灌園記》
二十七、汪廷訥《種玉記》
二十八、張四維《雙烈記》
二十九、屠隆《曇花記》
三十、楊珽《龍膏記》
三十一、張景《飛丸記》
三十二、無名氏《四賢記》
三十三、許三階原著、許自昌改訂《節俠記》
黃仕忠主編《明清孤本稀見戲曲彙刊》劇目簡評
引言
一、許潮《泰和記》之《漢相如》《陶處士》《衛將軍》
二、屠本畯《飲中八仙記》南曲單出短劇
三、胡汝嘉《紅線金盒記》北雜劇
四、汪廷訥《天書記》傳奇四十六齣
五、邊三崗《芙蓉屏記》傳奇三十六齣
六、吳奕《空門遊戲》《燕市悲歌》短劇二種
七、範文若《花眉旦》傳奇三十齣
八、來集之《女紅紗》北曲單折短劇、《禿碧紗》四齣北曲雜劇、《秋風三疊》單折短劇
九、李嵩《八仙過海》單折短劇附未成稿《四聖試禪》
十、黃周星《試官述懷》短劇南一折、《惜花報》南四折
十一、李雯《四更破夢鵑》南雜劇短劇四劇二十八出
十二、有情痴《花萼樓》傳奇三十六齣
十三、朱英《鬧烏江》傳奇四十齣存上卷二十齣
十四、朱佐朝《奪秋魁》傳奇三十二出
十五、釋灰木《節義仙記》傳奇二十七出
十六、和邦額《一江風》傳奇十八出
十七、和瑛《草堂寤》南雜劇四折
十八、儀亭氏《鸞鈴記》二十四齣
十九、顧太清南雜劇《桃園記》四折、《梅花引》六齣
二十、無名氏《育嬰堂新劇》
戲曲小語九十二條
編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