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全面探討了微塑料在不同環境介質中的賦存特徵、來源解析、表面性質變化及其對生態系統和人類健康的潛在影響。第一章為緒論。第二章詳細闡述了環境介質中微塑料的採集、分離、鑒定和表徵方法,為後續章節的研究提供了技術支撐。第三章至第七章分別對陸海環境、農用地和潮灘土壤、近岸海域及河流水體、近岸海域及紅樹林沉積物、海岸帶近地表大氣等不同環境介質中微塑料的來源、賦存特徵進行深入分析,揭示了微塑料在環境中的分佈規律。第八章至第十章聚焦于微塑料在生物體內和土壤中的積累、表面風化和形貌變化,以及濱海潮灘環境中微塑料表面組成和性質的變化,探討了微塑料的環境行為和生態效應。第十一章至第十三章進一步探討了微塑料表面生物膜的形成特徵,微塑料對土霉素、銅和礦物的吸附及影響因素,以及微塑料在土壤-植物系統中的生態效應,揭示了微塑料與環境之間的相互作用。第十四章則關注農作物對微/納塑料吸收傳輸的示蹤與定量。第十五章探討了微/納塑料的生物積累與食物鏈傳遞風險,為充分認識微塑料的生態環境與人體健康風險提供了科學依據。 本書可作為國家及地方環境微塑料污染調查監測、污染管控和生態環境保護等管理部門的重要參考資料,也可供土壤、水體、海洋、海岸、環境、生物、生態、管理等科學領域的科研與教學人員參考。目錄
第一章 緒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