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基礎議題與話語構建 郝亞明 9787010268637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人民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502
商品編號: 9787010268637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書籍均為代購,我們向大陸付款發訂後即無法取消,為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下訂前請慎重考慮!下訂前請慎重考慮!謝謝。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503*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基礎議題與話語構建
ISBN:9787010268637
出版社:人民
著編譯者:郝亞明
頁數:346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723940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嘗試從理論基礎、政治定位、話語體系、實踐路徑、結構支撐五個角度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基礎議題展開學理分析。「理論基礎」篇針對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與中華民族共同體的關係、群際接觸理論與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等議題展開學理分析,試圖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提供多學科的理論基礎;「政治定位」篇圍繞黨和國家民族工作重要會議精神與新時代民族工作理論政策論述,呈現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政治定位的不斷躍升與功能定位的不斷拓展;「話語體系」篇倡導多學科共創在理論上有解釋力、在實踐上有指導力、在現實上有支撐力、在宣傳上有傳播力的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話語體系;「實踐路徑」篇緊扣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共同體屬性與社會認同屬性,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提供一些實踐維度和建設策略;「結構支撐」篇回歸到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社會結構領域,試圖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推動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探尋社會結構層面的支撐。

作者簡介

郝亞明,男,法學博士,二級教授,教育部青年長江學者,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首席專家。現為貴州民族大學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中華民族共同體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中華民族共同體與多民族文化繁榮發展高端智庫首席專家。主要從事民族社會學和民族政治學方面的科研教學工作,研究領域涵蓋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理論與實踐、多民族國家建設與多民族社會治理、民族國家與民族主義、美國種族問題等。主持包括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重點項目、一般項目在內的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十余項;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民族研究》等重要報刊上發表文章近百篇。多年持續參与中央部委咨政工作,撰寫的專題研究報告多次獲得國家領導人批示。

目錄

導言
第一篇 理論基礎
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與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
國家認同與族群認同共生關係的理論基礎
族際關係中張力的來源與消解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群際接觸理論及其啟示
第二篇 政治定位
從政治定位來深化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認識
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的「主線」與「主線思維」
從五個時間節點深刻把握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會議精神
從黨的二十大報告的五個主題詞來深刻把握
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
第三篇 話語體系
中華民族共同體:話語轉變視角下的現實價值與理論內涵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若干話語趨向
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淡化族際差異抑或強化族際紐帶?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亟待多學科共創理論話語體系
第四篇 實踐路徑
共同體視域下的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
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的三個維度
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的五大基礎路徑
社會認同視域下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第五篇 結構支撐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視域下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民族互嵌與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內在邏輯
民族互嵌式社會結構:現實背景、理論內涵及實踐路徑
構建各民族相互嵌人式社區環境的中國探索
參考文獻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