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2022 盧黎歌 9787569337303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西安交通大學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1,196
商品編號: 9787569337303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書籍均為代購,我們向大陸付款發訂後即無法取消,為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下訂前請慎重考慮!下訂前請慎重考慮!謝謝。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11*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2022
ISBN:9787569337303
出版社:西安交通大學
著編譯者:盧黎歌
頁數:786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723899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全書根據內容分為十個部分,分別是:新時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這一部分主要是在學習研究馬克思主義理論中國化、時代化中的成果;新時代教育工作目標研究,這一部分是在承擔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重大攻關項目的課題中,對新時代教育工作目標的研究成果;馬克思主義學科建設研究,這一部分主要是關於馬克思主義學科建設、博士生培養、學科與思政課關係的研究成果;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研究,這一部分主要是根據黨對思政課建設的要求,尤其是根據努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的使命,確立思政課改革的目標要求研究的成果;立德樹人研究,這一部分主要是對思政教育內容和方法的研究成果;意識形態問題研究,這一部分是對意識形態安全問題及其部分社會思潮剖析批判的研究成果;社會熱點問題研究,這一部分是回應社會關心的熱點的研究成果;道德文化建設研究,這一部分是針對新時代道德建設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的研究成果;生態文明建設研究,這一部分是對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研究成果;其他,這一部分是無法歸併在上述九方面,但也重要的研究成果。

目錄

第一部分 新時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
「兩個確立」是十九屆六中全會的歷史性貢獻
準確領會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國家新篇 謀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
制定我國發展藍圖的根本依據
用崇高理想信念引領高校馬克思主義大眾化
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研究述評
讓馬克思主義在新時代充滿生機活力
讓馬克思主義旗幟高高飄揚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共時性研究述評
中國夢的豐富內涵
百年大黨的初心使命
推動形成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長效機制
論「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形成的三大邏輯
「三個為什麼」之間的內在邏輯
中國式現代化:超越轉型、演進邏輯、經驗啟示
「人民至上」價值理念的三重意蘊
以人民性、系統性、創新性為核心提升國家治理效能
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的治理創新理路探析
評估和總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價值意蘊、基本原則及經驗回顧
習近平黨員幹部修養觀探察
習近平人才思想及其價值意蘊研究
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內涵、特徵與時代價值
十九大以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研究:文獻回顧與進路展望
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的若干基礎
「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助力實現中國夢
區別人類命運共同體與新殖民主義的四重維度
數字勞動與大數據社會條件下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繼承與創新
數字勞動、數字商品價值及其價格形成機制
第二部分 新時代教育工作目標研究
「五人」教育工作目標的五重功能
新時代「五人」教育工作目標提出的時代背景
深入理解新時代黨的教育工作目標的三重維度
新時代教育工作目標的生成邏輯
論「凝聚人心」的價值內核、偏向與復歸
思政課與新時代教育工作目標的內在規定性
建設教育強國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題中之義
教育強國:新時代教育工作者的愛國擔當
第三部分 馬克思主義學科建設研究
關於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建設的深層思考
築牢三大基礎 融通思想學術
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的研究範式及其評析
論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對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的「四個支撐」
論思想政治理論課後備教師素質培養
論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研究生「研馬」「信馬」問題
第四部分 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研究
「八個相統一」:推動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的遵循原則
堅持政治性與學理性相統一,提升思政課的說服力
論「思政課的本質是講道理」
善用「大思政課」,爭當思政「大先生」
理直氣壯開好思政課
上好思政課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抓好「三個關鍵」精心打造思政「金課」
課程思政中思想政治教育資源挖掘的三重邏輯
對「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教學設計的思考
統籌推進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研究筆談
思政課一體化建設須抓好六個關鍵環節
培養教師的課程思政意識與育人能力
第五部分 立德樹人研究
對實現中國夢的若干思考
中國夢與共同理想及其關係辯證
中共百年青年愛國主義教育的經驗與啟示
高舉愛國主義旗幟實現中華民族復興的偉大目標
關於愛國主義理論研究綜述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及其教育研究述評
關於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思考
基於大數據時代的大學生價值觀教育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眾化探析
大信息時代人的思想觀念變化與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當前社會變革中的人生觀爭論與教育
試論中國精神譜系中的西遷精神及其教育價值
延安精神和西遷精神相通相連
傳承西遷精神 用智慧與力量接過時代接力棒
論西遷精神中的奉獻意識及其培養路徑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精神動力研究
著眼「學習側」特徵,提高「影響側」活力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用好「主渠道」與守好「一段渠」的關係辯證
口號:大眾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載體
大學生網絡法治意識培育研究
第六部分 意識形態問題研究
論增強網絡空間意識形態凝聚力引領力機制建構
當前我國網絡意識形態的博弈與引導
議題設置引導網絡意識形態:價值、遵循、理路
網絡意識形態引導中議題設置的價值意蘊及其實踐理路
近年來國內關於歷史虛無主義研究綜述
如何認識和分析歷史虛無主義思潮
歷史虛無主義幾個基本類型
「歷史事實」客觀性的實踐性澄明
民粹主義思潮本質及其挑戰與應對
第七部分 社會熱點問題研究
全國高校貫徹落實習近平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系列講話精神的調研報告
錨定國家宏偉藍圖,激揚凝聚人心力量
對標「民生三感」推進新時代民生建設
落實「六穩」「六保」護航經濟社會行穩致遠
在持續增進群眾獲得感中鞏固脫貧攻堅成果
后扶貧時期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機銜接的學理闡釋
經濟全球化的升級與應對:基於人類命運共同體視角
謹防穿上了「新外衣」的形式主義
第八部分 道德文化建設研究
馬克思主義道德觀及其當代價值
道德虛無主義的學理批判
我國思想道德建設十年回顧
新時代道德治理的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