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回顧 徐向前 9787010136752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人民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623
商品編號: 9787010136752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書籍均為代購,我們向大陸付款發訂後即無法取消,為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下訂前請慎重考慮!下訂前請慎重考慮!謝謝。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1607*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歷史的回顧
ISBN:9787010136752
出版社:人民
著編譯者:徐向前
頁數:525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723385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本書是徐向前元帥的回憶錄,自全稿首版之後,十余年來,有關方面組織軍史專家對該書的細節進行了精心校核,使這本黨史、軍史領域的經典作品更具權威性。 共和國十大元帥中,只有三位元帥留下了回憶錄,而尤以徐帥的回憶錄最富歷史感,該書的出版,曾改寫了黨史、軍史。 多年以來,一直是學術界較為推崇的一部作品。書中的內容主要集中在徐向前同志在革命年代這一段,極為生動具體地描述了徐向前元帥建國前的戰爭歲月。徐向前同志通過對投身波瀾壯闊的人民解放事業的回顧,讓今天的人們重新感受那段艱難而又輝煌的革命歷史,備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內容簡介

徐向前元帥三十歲就成為了紅四方面軍總指揮,他以精深的軍事思想、優良的戰鬥作風、豐富的戰略戰術,造就了眾多的良將精兵,是紅軍中部隊最多、最善打大仗硬仗惡仗、戰績最輝煌的一方統帥。 他指揮紅軍多次取得大捷,創造了許多經典戰例,也經歷了西路軍的艱危和苦難。反六路圍攻,他以八萬紅軍擊敗敵軍二十萬,殲敵十萬,是紅軍戰史上殲敵最多的大戰。 抗戰時期,他赴華北,戰平原,進山東。作為八路軍第一縱隊司令員,他統一指揮山東、蘇北各路中共軍隊,包括山東縱隊和一一五師,是八路軍中指揮部隊人數最多的戰略區域軍事主官。 解放戰爭時期,他用一年半時間,以六萬地方武裝,全殲山西敵軍三十萬,再一次鍛造出一支鐵軍。 本書回顧了徐向前元帥的戰爭歲月,是全面展現我黨我軍光輝戰鬥歷程的力作。

作者簡介

徐向前(1901—1990)元帥,原名徐象謙,字子敬。山西省五台縣人。黃埔軍校畢業。曾在國民軍第二軍第六混成旅任教導營教官、參謀、團副。1927年在武漢中央軍事政治學校任隊長,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廣州起義中任工人赤衛隊第六聯隊長。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歷任工農革命軍第四師第十團黨代表、師參謀長、師長,中國工農紅軍第三十一師副師長,紅一軍副軍長兼師長。1931年起歷任紅四軍參謀長,紅四軍軍長,紅四方面軍總指揮,紅軍前敵指揮部總指揮,西路軍軍政委員會副主席。參加了長征。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第129師副師長。1939年起歷任八路軍第1縱隊司令員,陝甘寧晉綏聯防軍副司令員兼參謀長,抗日軍政大學代校長。解放戰爭時期,任晉冀魯豫軍區副司令員,華北軍區副司令員兼第1兵團(后改為第十八兵團)司令員兼政治委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總參謀長,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1978年任國務院副總理兼國防部部長。1955年被授予元帥軍銜。是一、二、三屆國防委員會副主席,第三、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中共第七屆中央委員,第八屆中央政治局委員,第九、十屆中央委員,第十一、十二屆中央政治局委員。1990年9月21日在北京逝世。

目錄


第一章 風雨年代
童年和家庭
讀私塾上小學
學徒生活
考入國民師範
教書的歲月
第二章 革命生涯的起點
報考黃埔軍校
緊張的學習和戰鬥生活
在國民二軍
走上共產主義道路
白色恐怖下
第三章 野火燒不盡
參加廣州起義
奔向海陸豐
堅持東江游擊戰爭
離開東江之後
第四章 大別山區的工農武裝割據
初到大別山區
粉碎三次「會剿」
七條游擊戰術原則和初期的建軍經驗
一個紅軍士兵的通信
出擊平漢路
紅一軍的整編和南下
第五章 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反「圍剿」鬥爭(上)
雙橋鎮大捷
避強擊弱機動殲敵
南下之爭
白雀園「大肅反」
第六章 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反「圍剿」鬥爭(下)
成立紅四方面軍
四大戰役的勝利
第四次反「圍剿」的失敗
第七章 西行轉戰三千里
棗陽新集之戰
漫川關突圍
越秦嶺走關中
再越秦嶺南渡漢水
風雪大巴山
紅四方面軍的戰鬥作風
第八章 創建川陝革命根據地
進據通南巴
十一樁大事
反三路圍攻
第九章 川陝革命根據地的鞏固和發展
木門會議前後
大練兵運動和根據地建設
所謂反「右派」和「托陳取消派」
三次進攻戰役
第十章 十個月的反六路圍攻
從外線進攻轉入內線防禦
四期收緊陣地和兩次反擊戰
萬源決戰防禦
總反攻
第十一章 衝破「川陝會剿」
川陝甘計劃
廣昭戰役
陝南戰役
強渡嘉陵江
第十二章 長征路上(上)
懋功會師
曲折
向毛兒蓋進軍
打開北上的通道
第十三章 長征路上(下)
進軍川西南
百丈決戰
柳暗花明
在道孚、爐霍、甘孜
與二方面軍共同北上
第十四章 血戰河西走廊西渡黃河
組成西路軍
第一次西進
第二次西進
兵敗祁連山
第十五章 奔赴抗日前線
七七事變前後
太原談判與五台之行
轉戰晉東南
積小勝為大勝
第十六章 冀南平原造「人山」
初到冀南
會見卡爾遜
反摩擦鬥爭
平原游擊戰
第十七章 齊魯烽煙
成立八路軍一縱隊
發動群眾建立政權
發展武裝力量
粉碎新「掃蕩」
打退國民黨第一次反共高潮
第十八章 在延安的歲月
重返延安
在聯防司令部
任抗大校長
參加延安整風
第十九章 初到解放戰爭前線
抗戰勝利后
解放運城
臨汾攻堅戰
第二十章 晉中決戰
決戰前夜
初戰吿捷
北上創造戰場
總攻殲敵
第二十一章 解放太原
參加西柏坡會議
四大要點爭奪戰
圍困與瓦解
攻城時刻
第二十二章 中國人民站起來了
莫斯科之行
關於民兵工作
在「文化大革命」中
我軍走向現代化的曲折歷程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