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熱帶退化林地植被恢復生態學研究 方晰 陳嬋 辜翔等 9787030804358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科學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1,704
商品編號: 9787030804358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書籍均為代購,我們向大陸付款發訂後即無法取消,為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下訂前請慎重考慮!下訂前請慎重考慮!謝謝。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503*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亞熱帶退化林地植被恢復生態學研究
ISBN:9787030804358
出版社:科學
著編譯者:方晰 陳嬋 辜翔等
頁數:439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723242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根據位於亞熱帶的湘中丘陵區檵木+南燭+杜鵑灌草叢、檵木+杉木+白櫟灌木林、馬尾松+柯+檵木針闊混交林、柯+紅淡比+青岡常綠闊葉林4個植被恢復階段調查研究數據,解析了植物群落組成、區系特徵及空間結構隨植被恢復階段的演替規律;揭示了林內小氣候、凋落物特徵與生物量空間分配對碳密度形成的協同作用;創新性引入生態化學計量學理論,闡明植被-凋落物層-土壤系統碳氮磷元素平衡關係及其生態約束機制;聚焦土壤有機碳庫的穩定性,量化了活性碳組分與有機碳礦化過程對氣候變化的響應;通過磷形態分級技術,揭示了植被恢復對土壤磷有效性提升的生物地球化學路徑;構建氮磷循環耦合模型,闡明養分吸收–轉化–歸還過程的協同演化特徵及其對生態恢復的驅動效應。 本書可供林學、生態學、環境科學、地理學、自然資源管理等專業的科研人員和研究生參考閱讀。

目錄

前言
第1章 不同植被恢復階段植物群落組成及結構特徵
1 1 植物群落組成及結構特徵的研究概述
1 1 1 植物群落組成、結構的研究內容及其作用
1 1 2 不同植被恢復階段植物群落組成、結構的研究方法
1 1 3 亞熱帶植被恢復過程中植物群落組成、結構的研究
1 1 4 亞熱帶植被恢復過程植物群落組成、結構的研究目的及意義
1 2 研究區概況
1 3 植物群落組成結構的研究方法
1 3 1 樣地設置
1 3 2 樣地植物群落調查
1 3 3 植物群落組成特徵的分析方法
1 4 不同植被恢復階段植物群落組成與數量特徵
1 4 1 植物群落的物種組成
1 4 2 植物群落的物種多樣性
1 4 3 植物群落的物種重要值
1 4 4 植物群落的相似性
1 4 5 討論
1 5 不同植被恢復階段植物群落的區系特徵
1 5 1 科的地理分佈
1 5 2 屬的地理分佈
1 5 3 討論
1 6 不同植被恢復階段植物群落的空間結構特徵
1 6 1 徑階結構
1 6 2 垂直結構
1 6 3 討論
1 7 結論
主要參考文獻
第2章 不同植被恢復階段林內小氣候、凋落物、土壤基本特徵
2 1 研究概述
2 1 1 林內小氣候的研究
2 1 2 森林凋落物及其養分特徵的研究
2 1 3 森林土壤理化、生物學性質的研究
2 2 林內小氣候、凋落物和土壤性質的研究方法
2 2 1 樣地設置、樣地植物群落調查
2 2 2 林內空氣溫度、相對濕度的測定
2 2 3 淺層土壤溫度、質量濕度的測定
2 2 4 年凋落物量的收集和測定
2 2 5 凋落物分解速率的測定
2 2 6 凋落物層現存量的測定及其分析樣品的採集、處理
2 2 7 凋落物初始碳、氮、磷含量和地表凋落物層養分元素含量的測定
2 2 8 土壤剖面特徵調查
2 2 9 土壤樣品的採集、處理與分析方法
2 2 10 數據處理及統計分析
2 3 不同植被恢復階段群落內小氣候特徵
2 3 1 群落內的空氣溫度
2 3 2 群落內的空氣相對濕度
2 3 3 群落內淺層土壤溫度
2 3 4 群落內淺層土壤濕度
2 3 5 群落內氣溫與空氣相對濕度的相關性
2 3 6 小氣候因子與植被恢復階段的相關性
2 3 7 討論
2 4 不同植被恢復階段凋落物及其養分特徵
2 4 1 年凋落物量及其組成
2 4 2 凋落物量的年變化
2 4 3 凋落物的分解
2 4 4 凋落物層現存量及其分佈特徵
2 4 5 凋落物層現存量的季節變化
2 4 6 凋落物層營養元素的含量
2 4 7 凋落物層營養元素的儲量及其釋放率
2 4 8 凋落物層現存量、營養元素含量與物種多樣性指數的相關性
2 4 9 討論
2 5 不同植被恢復階段土壤理化、生物學性質
2 5 1 土壤物理性質
2 5 2 土壤化學性質
2 5 3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
2 5 4 土壤酶活性
2 5 5 討論
2 6 結論
主要參考文獻
第3章 不同植被恢復階段生態系統生物量及其碳密度特徵
3 1 森林生態系統生物量及其碳密度的研究概況
3 1 1 中國不同地理區域森林生物量的研究
3 1 2 中國森林生態系統碳密度的研究
3 2 森林生態系統生物量及其碳密度的研究方法
3 2 1 樣地設置、樣地植物群落調查
3 2 2 生物量的測定、植物樣品採集與處理
3 2 3 植物樣品有機碳含量的測定
3 2 4 土壤樣品的採集、處理及分析方法
3 2 5 數據處理與統計分析
3 3 不同植被恢復階段群落生物量的空間分佈格局
3 3 1 植被層的生物量及其空間分配
3 3 2 地表凋落物層的現存量
3 3 3 群落生物量的空間分配
3 3 4 群落生物量與植物多樣性的關係
3 3 5 群落生物量與土壤養分的關係
3 3 6 討論
3 4 不同植被恢復階段生態系統碳密度特徵
3 4 1 不同樣地植被層、凋落物層、土壤層的碳含量
3 4 2 植被層碳密度
3 4 3 凋落物層碳密度
3 4 4 土壤層碳密度
3 4 5 生態系統碳密度的垂直分配格局
3 4 6 碳密度與物種多樣性、植物密度、生物量和土壤碳含量、土壤密度的相關性
3 4 7 討論
3 5 結論
主要參考文獻
第4章 植被恢復對生態系統碳氮磷化學計量特徵的影響
4 1 生態系統碳氮磷化學計量特徵的研究概述
4 1 1 生態化學計量學的提出及其生態學意義
4 1 2 生態系統碳、氮、磷及其化學計量比的重要性
4 1 3 植物葉片碳、氮、磷含量及其化學計量比的研究
4 1 4 凋落物層碳、氮、磷含量及其化學計量比的研究
4 1 5 土壤碳、氮、磷含量及其化學計量比的研究
4 1 6 植物葉片–凋落物–土壤碳、氮、磷含量及其化學計量比的關聯性
4 1 7 生態系統碳氮磷化學計量特徵的研究目的及意義
4 2 植物葉片–凋落物層–土壤碳氮磷化學計量的研究方法
4 2 1 植物葉片、凋落物層分析樣品的採集、處理及測試分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