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在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關於銀行信用理論的基礎上,結合制度變遷理論、信貸管理理論,從信貸資金、信貸審批、信貸風險三個方面回顧和總結新中國成立75年來我國國有商業銀行信貸管理體制建設與改革的寶貴經驗及歷史教訓,並提出進一步深化國有商業銀行信貸管理體制改革的措施。本書首先全景式地介紹了國有商業銀行信貸管理體制的歷史演變過程;其次利用熵值法對國有商業銀行信貸管理體制的改革成效進行了評價,並在評價指標體系的設計上,創新性地引入了「新經濟相適性」概念;最後基於助力實體經濟和國有商業銀行可持續平穩發展的考量,提出國有商業銀行信貸管理體制的優化方案,以期為國有商業銀行的轉型發展提供參考。 本書旨在系統梳理新中國成立75年來我國國有商業銀行信貸管理體制的演進脈絡,總結整理我國在信貸管理體制建立和發展的過程中取得的寶貴經驗與歷史教訓,以期幫助讀者更加深刻地理解完善信貸管理體制建設對我國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並在新時代的制度優勢下樹立起高度的制度自信。作者簡介
劉林,女,經濟學博士,福建商學院財務與會計學院教師。曾在大型國有商業銀行工作9年,任信貸部門主管,具有豐富的商業銀行信貸管理實踐經驗。主要研究領域為公司治理與資本市場,在《福建日報·理論周刊》上發表文章,在《青海社會科學》等CSSCI來源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數篇。目錄
緒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