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的黎明-亞洲大航海時代 (精) (澳)傑弗里·C.岡恩 9787523606841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中國科學技術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623
商品編號: 9787523606841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書籍均為代購,我們向大陸付款發訂後即無法取消,為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下訂前請慎重考慮!下訂前請慎重考慮!謝謝。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10*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全球化的黎明-亞洲大航海時代 (精)
ISBN:9787523606841
出版社:中國科學技術
著編譯者:(澳)傑弗里·C.岡恩
頁數:380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722403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北京師範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陳奉林,河南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程愛勤作序推薦。 作者採用「世界區域」的概念,將整個東南亞視作一個與其他文明不斷交流、具有全球性影響力的整體性區域,而這一「世界區域」在19世紀中葉以前主導了全球貿易、文化和技術的交流與互動。

內容簡介

在漫長的歷史中,連接印度與中國、前現代東亞與東南亞的海上絲綢之路,可以被視為一個長期形成的全球性區域。在歐洲帝國主義時代來臨之前,香料、絲綢和陶瓷貿易的蓬勃發展使亞洲處於全球經濟的前沿。除了日本人、歐洲人、阿拉伯人與其他地區之間的白銀貿易,中國古老朝貢貿易網絡也為全球貿易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穩定性和延續性,締造了一個輝煌的商業時代。 國別歷史總是頑固地主導著亞洲歷史的書寫,對於擁有悠久中央集權傳統的國家來說,這一現象則更為普遍。然而,本書則重點關注現代國家出現之前的時代,採取聚焦國家間區域的全新書寫方式。 本書內容涉及亞洲內部的白銀和陶瓷貿易、中國的大帆船貿易、歐洲貿易公司的興起、包括日本人町在內歷史悠久的東南亞僑民社區,以及多種類型的技術交流。

作者簡介

傑弗里·C 岡恩 出生於澳大利亞,先後就讀於墨爾本大學、昆士蘭大學和莫納什大學,擁有政治學、亞洲研究等相關學位,曾在寮國、汶萊、新加坡及中國澳門等地任教,現為日本長崎大學經濟學院名譽教授。 岡恩的學術旨趣,主要是研究東南亞地區的政治、經濟、歷史和文化,其著作包括《澳門史:1557-1999》《東帝汶:500年》《第一次全球化:歐亞交易,1500-1800》等。

目錄

導論
東亞地區主義學派
「一百條邊界,一百種視域」
書寫一部去中心化的世界區域史
東方全球化解讀
「長期東方優先」歷史分期(從宋朝至鴉片戰爭時期)
東南亞、東亞還是東亞-東南亞?
東方的地中海?
東亞歷史的形成
第一章 印度與中國之間的東南亞
東南亞環境
從狩獵採集者到青銅與鐵器時代文明
南島語族擴散論
印度貿易與文明轉移
阿拉伯貿易與伊斯蘭教皈依
總結
第二章 東南亞「憲章」王國的興衰
位於蘇門答臘島的室利佛逝
以爪哇為中心的滿者伯夷
柬埔寨吳哥王國
金邊宮廷
泰族的多元性(約1250—1440年)
萬象王國
泰族阿瑜陀耶王國
緬甸王國
越南鄭氏和阮氏政權
印度化沿海國家——占婆
順化宮廷
總結
第三章 伊斯蘭宮廷與海上貿易港口
東南亞的伊斯蘭宮廷
亞齊蘇丹國:通往東南亞的印度洋門戶
馬六甲蘇丹國:馬來穆斯林範例
萬丹(1526—1813年):爪哇的伊斯蘭國際貿易港口
馬打藍:穆斯林宮廷/爪哇傳統王國
汶萊蘇丹國:橫跨中國海
摩洛蘭:邊緣地帶的蘇祿蘇丹國
北大年蘇丹國:面朝暹羅
望加錫:蘇拉威西的大都會王國
柔佛:擁有戰略聯盟的蘇丹國
總結
第四章 朝貢貿易體系與海外華人
以中國為中心的朝貢貿易體系
商人、走私者與海盜
歷史學模式
15世紀早期蘇門答臘的華人華僑
爪哇新客華人社區的興起
馬六甲華人:峇峇社區的興起
西班牙管理下的馬尼拉華人
曼谷潮州華人:保皇派與臣僕
「雲之南」:雲南邊境
越南華人:開疆拓土的先驅
第五章 商業、貨幣與商品
東南亞本土錢幣
中國貨幣傳統
不斷變化的貨幣本位
東亞-東南亞的商品鏈
總結
第六章 伊比利亞海洋網絡
葡萄牙貿易網絡
葡屬果阿:葡萄牙的東方殖民地
葡屬馬六甲:馬來世界的十字路口
葡屬澳門:中國特許城邦
長崎與葡萄牙人:傳教士與商人
香料群島:葡萄牙人的苦難之所
索洛-弗洛里斯-帝汶地區
孟加拉灣的葡萄牙「影子帝國」
西屬馬尼拉
總結
第七章 系列霸權:走進荷蘭與英國貿易公司
歐洲貿易公司的興起
荷蘭東印度公司的運營
荷屬巴達維亞
荷蘭對香料的控制
1669年後的望加錫
荷屬馬六甲(1641—1824年)
位於阿瑜陀耶大都會式宮廷的荷蘭東印度公司
日本的荷蘭人與英國人
荷蘭和英國與越南鄭主的接觸
台灣熱蘭遮城(1624—1661年)
孟加拉灣地區的荷蘭東印度公司
英國東印度公司對中國的關注
歐洲公司與廣州貿易
總結
第八章 日本人町:東南亞的日本僑民社區
日本早期的威信財貿易
朱印貿易
日本、朝鮮與東南亞的聯繫
東南亞貿易中的琉球
阿瑜陀耶如履薄冰的日本人
馬尼拉的日本人:良好的生活與未知的命運
柬埔寨:「不敢回國的土匪」
長崎與越南之間的貿易
澳門的日本人:毀譽參半
安汶島上的日本雇傭軍
巴達維亞(雅加達)的日本人
總結
第九章 亞洲內部貴金屬貿易經濟網絡
日本的金礦和銀礦
長崎-澳門與以絲易銀貿易
日本貴金屬貿易中的荷蘭人、華人和朝鮮人
日本與全球銅貿易
雲南在中華帝國貨幣體系中的特殊角色
不斷減少的日本銅儲量及應對措施
18世紀初日本面臨的危機
貴金屬貿易對東南亞國家的影響
總結
第十章 全球陶瓷貿易網絡中的東亞-東南亞
中國陶瓷生產
海洋考古證據
暹羅和緬甸陶瓷貿易
越南與占婆的陶瓷貿易
歐洲陶瓷貿易
鄭氏家族的陶瓷貿易
廣州陶瓷出口貿易
日本陶瓷貿易網絡
長崎的荷蘭陶瓷貿易
荷蘭東印度公司的主要貿易網絡
歐洲的需求以及代夫特的興起
日本-荷蘭陶瓷貿易網絡的周期
二級目的地:區域內貿易
中國陶瓷帆船貿易
總結
第十一章 知識轉移:一個區域性技術的綜合體?
托勒密、阿拉伯、印度以及中國的知識交流
印度的轉移
伊斯蘭的轉移
中國技術在東亞-東南亞的傳播
軍事技術轉移
東亞-東南亞軍事/科學/技術平衡
新興的東南亞物質文化-技術綜合體?
總結
結語
大東亞區域
朝貢貿易體系的衰落
世界經濟中的東亞-東南亞:退出還是依附?
回顧當今的地區主義
通往現代性的不同道路
參考文獻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