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匏器是明末出現的一種特殊工藝品,為明末太監梁九公首創,后一直受到宮廷的重視。清代康熙年間的匏器製品最為有名。匏器的製作方法是當葫蘆結果時,用各種形狀並刻有各式花紋的模具將其夾緊,待其自然長成后再行裁割加工,即成為所需的各種器具。《故宮匏器》一書收錄了故宮博物院現藏的137件葫蘆匏器,分門別類進行了介紹和解讀,如,葫蘆茶具、葫蘆文房四寶、葫蘆樂器等。對於整個葫蘆行業來講是一種史無前例的里程碑,通過本書再現范制葫蘆製作工藝的精湛,技法等,對范制葫蘆的非遺技藝傳播和保護具有積極的意義。作者簡介
徐浩然 葫蘆工坊創始人,潛心研究葫蘆文化和葫蘆技藝,先後走訪日本、韓國、英國、法國、義大利、荷蘭、葡萄牙、西班牙、緬甸等國家研究葫蘆文化。2017年被選為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青年實踐專家。目錄
第一章 匏器的起源與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