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在上一版的基礎上進行了豐富而細緻地修訂,篇幅增長了百分之六十。本書共十二章五十三節,首先闡述債之關係的基本理論,然後根據請求權基礎思維模式論述債法總則中的具體制度,依次論述債之關係的產生、債之關係的內容、債之關係的正常消滅(即清償)、債之關係障礙,在債之關係障礙之後,處理其損害賠償、違約金等法律效果,最後論述涉及多人的債之關係的問題。 鑒於現行債法規則本身不完善的情況,本書肩負著雙重任務。首要的任務是面對過去,在我國《民法典》未規定債法總則的背景下,從紛繁複雜甚或尚未完全的現行法出發,發現制度規則背後的規範目的,並以此為基石解釋法律規則,整理其中的體系關聯;其次的任務是面向未來,構建合理科學的債法體系,本書結合域外實證法和學術理論的優秀成果,針對現行法存在漏洞甚或不合理的問題,進行了大量的重整與說理工作。雙重目標下,本書不僅僅具有教科書的特色,也具有了教義書、體系書的特點。 本書既全面系統地展現債法體系,又突出重點難點問題的分析;列入了大量典型案例,將理論闡述與案例分析相結合,敘述生動、具體,能夠幫助讀者迅速理解較為抽象的概念和理論。本書總體上以我國現行債法規範為論述對象,展示了中國法律文化的獨特精神和繼往開來的發展脈絡;同時也借鑒了國際法律文化,特別是德國法、英美法和國際合同法示範法文本的優秀成果,體現了法律文化的交流與融合。 綜上所述,本書是一部在債法領域具有深遠影響的學術著作,第二版的更新更是使其內容更加豐富和完善,對於法學研究者和實務工作者來說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參考書籍。作者簡介
王洪亮,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政法大學民商法博士,德國弗萊堡大學法學博士,德國洪堡總理獎學金獲得者。清華大學法學院房地產法律與政策研究中心執行主任。中國民法學會理事,副秘書長。主要研究領域是合同法、物權法、消費者保護法、比較法。著有德文專著Grundpfandrecht in China und Deutschland以及中文專著《物上請求權的功能與理論基礎》。曾在《法學研究》《中國法學》《比較法研究》《中外法學》《法律科學》《法學》《清華法學》等核心學術期刊發表論文五十余篇。主編系列出版物《中德私法研究》。目錄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