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2035年實現「中等收入群體比重明顯提高」,《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進一步明確「形成有效增加低收入群體收入、穩步擴大中等收入群體規模、合理調節過高收入的制度體系」。擴大中等收入群體已成為黨和國家工作的重點任務,深入研究擴大中等收入群體對於紮實推進共同富裕、實現中國式現代化具有重要意義。 本書主要基於具有全國代表性的「中國家庭追蹤調查」微觀數據開展實證研究,系統刻畫中等收入群體的多維度特徵,探究擴大中等收入群體的底層影響因素。本書深入闡述了擴大中等收入群體的三重意義,提出了生活質量法這一新的測算方法,將中等收入群體的主觀認同與針對擴大中等收入重點群體的分析納入研究框架,並探究了數字金融對擴大中等收入群體的作用等前沿問題,最終提出了擴大中等收入群體的一攬子政策建議。 通過大量基於微觀追蹤數據的實證分析,本書所取得的重要發現為學術界拓展了有關我國收入分配、平衡發展的研究視角,也為政策制定者擴大中等收入群體、紮實推進共同富裕提供了科學決策的基礎和依據。作者簡介
孔濤,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調查中心智庫研究部主任、副研究員,北京大學數字金融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曾就職于澳大利亞國立大學(2006~2012),從事關於中國和印度尼西亞的勞動力遷移及影響研究,並曾擔任世界銀行經濟顧問參与中國貧困評估等研究(2005~2007)。主要研究方向為收入分配、貧困與機會不平等、數字經濟、中小微經營者、東南亞經濟。成果發表于《經濟學(季刊)》、《農業經濟問題》、《經濟學家》、《產業經濟評論》、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 Bulletin of Indonesian Economic Studies、 China Economic Review、 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t Organization、The China Journal、 China & World Economy等期刊。目錄
第一章 擴大中等收入群體的內涵與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