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本書是蘇聯作家馬克西姆·高爾基創作的自傳體小說「人生三部曲」中的最後一部。其餘兩部為《童年》《在人間》。該書首次出版於1923年。 蘇俄現實主義文學奠基人。 一所沒有圍牆的大學一段堅韌不屈的經歷。 五次諾貝爾文學獎提名作品俄國紀實性文學經典之作。內容簡介
本書描寫阿廖沙在喀山時期的活動與成長經歷。阿廖沙16歲抱著上大學的願望來到喀山,但理想無法實現,喀山的貧民窟與碼頭成了他的社會大學。阿廖沙無處棲身,與他人共用一張床板,在碼頭、麵包房、雜貨店到處打工。後來,因接觸學生、秘密團體的成員及西伯利亞流放回來的革命者,他的思想發生變化。作者簡介
馬克西姆·高爾基(1868-1936),蘇聯著名作家,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以長篇小說《母親》和自傳體三部曲《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享譽世界。 高爾基出身貧窮,11歲開始為生計在社會上奔波。當過裝卸工、麵包房工人,貧民窟和碼頭成了他的「社會」大學的課堂。他在繁重勞動之餘,勤奮自學不息,對社會底層人民痛苦生活的體驗和深切了解成為他創作中永不枯竭的源泉。高爾基早年的經歷在他的自傳體三部曲中作了生動的記述,完美演繹了19世紀俄國的社會生態。目錄
chapter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