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侯麥曾毫不掩飾地承認「我不喜歡音樂」,又為何在本書中帶著最高的讚揚談論對莫扎特與貝多芬的熱愛? 電影和音樂是一對「假朋友」還是「真姐妹」?以導演與音樂迷的雙重視角,探究兩種藝術形式的共生關係。 日記式的評論風格,富有個人色彩亦不乏理論深度,侯麥毫無保留地向讀者與影迷打開他的藝術與哲學世界。內容簡介
本書是二戰後法國新浪潮導演埃里克·侯麥的一本音樂評論集。侯麥曾受邀在一個法國知名音樂廣播節目里講莫扎特和貝多芬,由此生髮而撰成本書。身為導演的侯麥以其嶄新獨特的眼光看待音樂,將對電影藝術的思考方法應用到音樂領域中。書中談論了莫扎特、貝多芬等音樂家激動人心的古典音樂作品,映照時代思想潮流的變化,從主題、調式、聲音與色彩等分析音樂,探討了古典音樂的性質,挖掘其哲學內涵,更將之與文學、繪畫等藝術交相比照,引讀者沉潛于藝術之美中。作者簡介
埃里克·侯麥(éric Rohmer,1920—2010) 導演、作家、法國新浪潮電影代表人物之一,曾擔任《電影手冊》雜誌主編。比起導演的身份,更早成名的是作為小說家和批評家的侯麥,其小說創作有長篇小說《伊麗莎白的小屋》和短篇小說集《六個道德故事》。侯麥的電影創作體現了「作者電影」的精神,其主要電影作品有「道德故事」系列、「喜劇與箴言」系列和「四季故事」系列等。目錄
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