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論
第一章 江南音樂文化與江南風格鋼琴曲
第一節 江南音樂文化的歷史與發展概述
江南風格鋼琴曲的淵源
江南風格鋼琴曲的分類與分析
第一章 江南風格鋼琴改編曲的分析與演奏
第一節 聲樂作品改編曲
一、民歌小調改編曲
(一)《搭涼棚》
(二)《楊柳青》
(三)《拔根蘆柴花》
(四)《孟薑女》
(五)《哭七七》
(六)《江蘇民歌小曲五首》
在線試讀
江南風格鋼琴曲的研究應植根於江南音樂文化的土壤,江南音樂文化也是江南風格鋼琴曲的創作源泉。江南音樂文化以吳文化為,深受吳文化滋養的主要有靠近太湖的蘇州、無錫、常州等地。這些地區的傳統音樂以昆曲、古琴、評彈、吳歌、江南絲竹、蘇南吹打等音樂形式為代表,在世界文化有著極為重要的地位,並產生了諸多較有廣泛影響力的傳統經典名曲。例如琵琶大麯《春江花月夜》,曾被改編為絲竹合奏樂,後又被改編為同名民族器樂合奏曲;蘇南民歌《好一朵萊莉花》在全世界廣為流傳,甚在程度上成為中國民歌的代表。
作為立足於江南這片土地的音樂工作者,如何發揮鋼琴樂器的特長來傳播中國傳統音樂和江南音樂成為筆者日常思考的問題,這也是本書的寫作初衷,從江南風格鋼琴曲的研究意義和研究現狀行闡述。
一、研究意義
(一)理論意義
本書從文化地理學的角度分析了當代中國鋼琴作品中的江南風格,並研究了大量江南風格的當代鋼琴作品,理清其發展脈絡;在此基礎上,具體分析了作品中的江南風格藝術特徵,試圖從結中國鋼琴作品創作的民族化經驗,以中國鋼琴音樂藝術向更加、具體、深人的方向發展。簡要歸納為以下三個方面:
1 理清當代中國鋼琴音樂中江南風格音樂的發展脈絡。
2 分析具體作品中體現出的江南風格藝術特徵。
3 探究中國鋼琴音樂創作道路的民族化經驗。
(二)應用意義,1
本書有助於滿足鋼琴音樂民族一步發展需求,無論是通過對比和分結出的個和共藝術特徵,還是對鋼琴曲的地城風格及樂曲形態的研究,都對當代民族鋼琴音樂的創作和演奏提供了借鑒意義。同時,書中對具有地域風格的音樂技術語言做出了較為詳細的歸納,對具有江南風格藝術特徵的鋼琴作品的創作手行分析,以更好地當代鋼琴作品的創作與教學實踐。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